[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注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484.1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华;陆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K13/02;C08K3/34;C08K3/26;C08K3/22;C08K3/38;C08K5/02;C08K5/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注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注塑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计算机元件、电器及电子设备等零部件中出现许多非金属部件。其中作为非金属部件主导材料是塑胶类零件,其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轻便,因此越来越得到电子设备行业的青睐,使用塑胶类零件是其今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是指将已加热熔融的材料喷射注入模具内,经冷却与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其具体过程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塑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内,经加热塑化成熔融状态,再施压而通过喷嘴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中,后经冷却硬化而保持模腔所赋予的形状,开模取出腔体后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
在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通常电子设备零部件由于散热不均匀,导致设备零部件局部温度过高,甚至产生自燃现象,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子设备非常危险,会导致整个器械设备报废,损失非常严重,如何开发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注塑材料,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注塑材料,该注塑材料制作的零部件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而且在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时,散热效果不好时能够有效防止零部件产生自燃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型注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增塑剂选用邻苯二甲酸脂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润滑剂选用硅油、脂肪酸、酰胺、聚酯、合成酯、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分散剂选用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甲基戊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35~45%的苯乙烯一丁二烯共聚合体和55~65%的聚丁烯的混合物。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剂选用三氧化二锑、三水合氧化铝、硼酸锌、偏硼酸锌、四溴丁烷、六溴联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其工艺步骤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聚碳酸酯35~39%,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1~26%,粘土7~9%,滑石6~8%,碳酸钙11~13%,增塑剂6~9%,润滑剂3~5%,分散剂5~7%,抗冲击改性剂2~4%,复配型发泡剂1~1.5%,阻燃剂6~10%,置于注塑机内,在90~120℃干燥4~5h,所述注塑机内的螺杆以500~600r/min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在290~400℃使之融化,然后注塑机以高注塑压力注入磨具内再降温使之成型。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搅拌时,搅拌时间5~6h。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燃型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高注塑压力为1200~1300Bar。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阻燃型注塑材料,其有益效果包括:该注塑材料制作的零部件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而且在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时,散热效果不好时能够有效防止零部件产生自燃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注塑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型注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其中,增塑剂选用邻苯二甲酸脂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选用硅油、脂肪酸、酰胺、聚酯、合成酯、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选用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甲基戊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抗冲击改性剂为35~45%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体和55~65%的聚丁烯的混合物。阻燃剂选用三氧化二锑、三水合氧化铝、硼酸锌、偏硼酸锌、四溴丁烷、六溴联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中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光型发光木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塑性弹性体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