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鰤鱼诺卡氏菌诱变弱毒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154.2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夏立群;陈建林;鲁义善;简纪常;蔡佳;张红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02;A61P3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鰤鱼诺卡氏菌 诱变 弱毒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诺卡氏菌的诱变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鰤鱼诺卡氏菌诱变弱毒株及其应用,属于菌株诱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类诺卡氏菌病是池塘养殖、浮筏式网箱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中的常见病害之一,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其主要的致病菌。该病能在鱼体内及体表形成大量结节,还会引起鱼类体表出血及溃疡,严重影响成鱼的商品价值,其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自然发病率可达到15~30%,严重时可达50~60%,平均死亡率约20%,人工感染的死亡率可高达90%~100%。近年来鱼类诺卡氏菌病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呈上升趋势,染病的鱼种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益严重。根据已有报道,在我国鰤鱼诺卡氏菌感染的鱼种既有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花身鯻(Terapon jarbua)等海水鱼类,又有乌鳢(Channa maculata)、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等淡水鱼类。
传统意义上,治疗和预防鱼类细菌病主要依赖其菌株敏感性的抗生素。然而,由于诺卡氏菌主要存在于患病鱼体的结节中,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无效,目前尚无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引起鱼体药物残留、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水体有益菌群平衡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为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且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研发出实用性和可操性强的免疫防控新技术,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高效疫苗的研制,这代表了当今国际水产业发展的前沿与趋势。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鱼类诺卡氏菌疫苗的研发进程不甚理想,因为与其他鱼类致病菌不同,研究发现鰤鱼诺卡氏菌的多种灭活疫苗基本不能提供免疫保护作用,这使得灭活疫苗的开发路线丧失了可行性。减(弱)毒活疫苗因具有给药方便(可浸泡给药)、免疫效价高(可减少给药剂量)、成本低廉、可开发广谱疫苗(活菌疫苗往往具有交叉保护性)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水产养殖用疫苗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为了打破鱼类诺卡氏菌疫苗的研究困境,筛选弱毒株、研制高效安全的鰤鱼诺卡氏菌活疫苗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鰤鱼诺卡氏菌诱变弱毒株、相关制剂及应用,具有显著的低毒效果,同时能有效地保护鱼类免受诺卡氏菌病致病菌株或毒力株导致的鰤鱼诺卡氏菌的侵害,免疫效果显著,具有非常好的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鰤鱼诺卡氏菌诱变弱毒株,命名为鰤鱼诺卡氏菌NSX1(Nocardia seriolae NSX1),于2014年7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9437。
一种免疫组合物,包含上述鰤鱼诺卡氏菌弱毒株作为免疫原性组分。本发明免疫组合物中,所述鰤鱼诺卡氏菌弱毒株的浓度为103-109CFU/ml。本发明免疫组合物,还可包含磷酸缓冲液。
鰤鱼诺卡氏菌弱毒株可以用于制造抗鱼类诺卡氏菌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鰤鱼诺卡菌株诱变弱毒株是经过紫外和化学试剂多重诱变,筛选后获得,相对于野生毒株ZJ0503具有显著的低毒效果,同时能有效地保护鱼类免受诺卡氏菌病致病菌株或毒力株导致的鰤鱼诺卡氏菌的侵害,免疫效果显著,具有非常好的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效果;
2.本发明的鰤鱼诺卡菌株诱变弱毒株不携带任何抗生素抗性标记和其它标记,对环境不存在传播抗生素抗性的潜在危险;无任何外源性基因片段,极大消除向环境传播大量毒性病原体的可能性,具有技术上的环境和产品安全性,有实际的商业开发应用价值;
3.本发明的鰤鱼诺卡菌株诱变弱毒株为活疫苗的商业化进程提供了现实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