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020.0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宁;孟国文;周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增强 散射 效应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包括SERS基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SERS基底充满于上表面为透明盖玻片的腔体内,所述腔体的一端与滴管连通、另一端与滴管气囊连通;
所述SERS基底由化工海绵上修饰银纳米粒子组成,所述化工海绵由纤维交织成多孔网络,所述纤维的直径为60~80μm,所述多孔网络的孔直径为20~500μm,所述银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4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其特征是盖玻片的厚度≤0.1m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还原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化工海绵浸入浓度为(2~3)×10-2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静置至少5min,再将其置于浓度为(4~6)×10-2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中搅拌至少5min后静置至少5min,其中,化工海绵、硝酸银溶液和硼氢化钠溶液的重量比为0.1~0.3:100:100,得到其上修饰有银纳米粒子的化工海绵;
步骤2,先将其上修饰有银纳米粒子的化工海绵干燥,再将其充满于微流器件的腔体中,制得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将其上修饰有银纳米粒子的化工海绵干燥前,先对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所吸入溶液中的甲基对硫磷或三聚氰胺或对硝基苯酚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的用途,其特征是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532~633nm、输出功率为1~5mW、积分时间为5~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式钢铝复合导电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油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