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油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39912.9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4222310A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张永凤 申请(专利权)人: 张永凤
主分类号: A23C20/02 分类号: A23C20/02
代理公司: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代理人: 张梅
地址: 558305 贵州省黔南布***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豆油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油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豆油皮是由大豆磨浆浇煮后再凝结干制而成,色泽微黄,表面光滑,高蛋白,不含胆固醇,低脂肪,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卵磷脂,具有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血管疾病及保护心脏的功能,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可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同时具有止咳、化痰、解毒、清热、养胃等多种疗效,是一种老、幼、妇、弱皆宜的食用佳品。 

传统的豆油皮采用古老的传统方法制成,但是按照传统方法制成的豆油皮大多存在韧性差,拉伸性不好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厂家在豆油皮中增加各种添加剂,以增强其韧性。但是增加了添加剂的豆油皮,又不利于人们健康。为了解决这一困扰,我们经过长时间实践研究,发明了一种豆油皮制作的新方法,该方法制出的豆油皮油润、有光泽、皮薄、韧性非常好,烹饪时,不会煮烂,耐煮,有嚼劲。且安全、健康、不含任何添加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豆油皮油润、有光泽、皮薄、韧性非常好,烹饪时,不易煮烂,耐煮,有嚼劲,产量更高。且安全、健康、不含任何添加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油皮,所述豆油皮按照重量组份计算,由黄豆50-200份、茶梗1-5份制成。 

前述豆油皮中,所述豆油皮按照重量组份计算,由黄豆100份、茶梗2份制成。 

前述豆油皮中,所述茶梗为绿茶梗。 

前述豆油皮的制作方法为:包括下述步骤: 

①取黄豆,淘洗干净后,加水浸泡2-10小时; 

②取步骤①中浸泡过的黄豆,按照黄豆:水=1:3-8的比例加入水,共磨豆浆; 

③将步骤②中的豆浆、豆渣与茶梗混合后在80~100℃条件下煎煮,煮沸后保持10-3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滤去渣,豆浆备用; 

④将步骤③中的豆浆继续放在锅里煮,温度为85℃以上,去掉泡沫,继续煎煮,待豆浆表面的皮成型且出现小皱纹时,揭皮,晾干,即得。 

前述豆油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①中黄豆加水浸泡的时间为:冬天浸泡7-9小时,夏天浸泡4-6小时,春秋天浸泡4-8小时。 

前述豆油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②中,磨豆浆时按照黄豆: 水=1:5的比例加入水,共磨豆浆。 

前述豆油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③中豆浆、豆渣与茶梗煮沸后保持20分钟。 

本发明所述豆油皮的制作方法中,加入了绿茶梗,茶梗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申请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将茶梗作为原料与黄豆共制成豆油皮,可以促进豆油皮成形揭皮,更能增强豆油皮的口感和韧性,制成的豆油皮更油润、有光泽、烹饪时,不易煮烂,有嚼劲。此外,在制作豆油皮的工艺过程中,先将豆浆、豆渣与绿茶梗共同煎煮,再去掉渣,有利于将豆渣内余留的大豆蛋白等有效成份一起煎煮出来,能提高豆油皮的产量。 

申请人对豆油皮的工艺部分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一、原料: 

1、本发明豆油皮: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作。 

2、传统豆油皮:取黄豆加水浸泡6小时、浸泡后的黄豆加入5倍量水共同磨浆、滤浆,将豆浆在85℃以上加热煮沸,去掉泡沫后继续煎煮,待豆浆表面的皮成型后,揭皮,晾干,即得。 

二、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1、韧性考察:取传统豆油皮和本发明豆油皮各10张,在含水量相同(11%)的条件下,取豆油皮对折。传统豆油皮有9张破碎,而本发明豆油皮仅有2张破碎,说明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豆油皮韧性比传统方法制成的好,见表1。 

2、包装破碎程度考察:取传统豆油皮和本发明豆油皮用塑料袋每5张包装成一袋,分别各包装10袋,后将装好的袋装豆油皮装入购物篮5次,最后打开塑料袋,将破碎下来的豆油皮称重,再与豆油皮总重计算占比,结果显示,传统豆油皮在边角处极易破碎,而本发明豆油皮比传统工艺制成的豆油皮抗破碎,见表1。 

3、嚼劲与口感考察:取传统豆油皮和本发明豆油皮按相同方法烹饪,随意选5人食用后对嚼劲和口感对比,结果显示,本发明制成的豆油皮口感更好,有淡淡的清香味,嚼劲也比传统方法制备的好,见表1。 

4、产量对比,见表1。 

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凤,未经张永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