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9128.8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艺骏雄塑胶仿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53/12;B29C47/12;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内卷 仿真 编织 藤条 制造 设备 及其 工艺 | ||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本发明中利用分步成型方式制造出一种全新螺旋内卷的藤条截面造型,利用该藤条编织出的藤面立体感强,富有弹性,一改传统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编织制品在编织过程中采用天然藤、如草藤、木藤等,天然藤制品外观自然、古朴、雅致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天然藤易吸收水分,吸水后易发霉变质,甚至会影响到其耐磨性,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多,采伐天然的藤条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过渡的采伐也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仿真藤代替天然藤进行编织,仿真藤编织制品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藤条加工方式一般都采用塑料挤出机制造,挤出机在挤出半成品的藤条后,立即送往冷却槽内冷却定型,最后由盘绕机收料即可使用。
然而现有的藤条加工方式中,藤条的截面造型由塑胶挤出机的挤出模具限定,大多为扁条状,圆柱状,空心管状等。正是由于藤条截面限定,现有的仿藤编织产品的藤面造型呆板缺乏立体感,同时由于仿藤材质本身质地较硬,所以藤面的弹性也不足,严重影响了仿藤制品的乘坐触感,因此有必要生产一种藤条截面造型别致,能提升藤面弹性及立体感的新型藤条,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藤条截面造型新颖,能提升藤面立体感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
所述挤料模具的模孔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
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
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
所述的导向孔及定型孔分别与定型模具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
所述的整形模具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对接,定型模具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的后端面对接。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挤料模具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
B、半成品藤条穿过整形模具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
C、半成品藤条穿过定型模具,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
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
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
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艺骏雄塑胶仿藤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艺骏雄塑胶仿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动支撑式滑轨控制装置
- 下一篇:采油井药液加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