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吹炉隔离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37538.9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立;张磊;陈伟东;王继宝;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C22B5/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7103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吹炉 隔离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底吹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吹炉隔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底吹炉是很多有色冶金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使用的底吹炉结构是卧式圆筒形结构,这种设计已不能满足现在国家对节能降耗的要求和现代冶金工艺对底吹炉炉体结构的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底吹炉结构在生产时,其冶炼产生的烟气直接很快从烟道流走,不但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造成炉体内有色金属熔液的温度波动,对温度场稳定的维持造成一定困扰,而且烟气浓度不高,不利于富集,提高了烟气收集的成本。另外,下料口处下料时溅起的熔渣也对炉体上部的耐火材料造成严重的侵蚀,降低了炉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吹炉隔离保护装置,在底吹炉上方炉体处设置有两道隔离墙,所述隔离墙分别从上到下由相互独立的各环砖组成,隔离墙上部与炉体连接,相互嵌合为一个整体,隔离墙的下沿是一个圆弧面。左隔离墙为正常工位下料口右侧1m处液面线正上方,完全挡住下料口处下料时溅起的熔渣。右隔离墙为正常工位炉体垂直中心线右侧距离烟道口0.5m处液面线正上方,可以在不影响炉体耐火材料砌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阻挡炉内烟气的流失。所述隔离墙下沿的圆弧面两端与炉体结合部位设置有托砖板,与墙体相互嵌合,托砖板的支撑保证隔离墙有良好的稳定性,下层在使用中剥落也不会影响上层的使用,可提高隔离墙使用寿命。
隔离墙砌筑,从炉体圆周向炉体纵向中心线处逐环砌筑,砌至炉体纵向中心线所处平面时,在炉壳上焊接托砖板,并放置拱脚砖作为支撑。墙的上部与炉体紧密连接,相互嵌合后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隔离墙从上到下由相互独立的各环组成,此结构可以逐层发挥作用,靠近液面的部分受到侵蚀剥落后不会影响上层的使用,提高了隔离墙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隔离墙厚度为0.3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圆弧面的最高点距炉体纵向中心线为0.8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底吹炉隔离保护装置,从结构设计上降低了烟气的流出速度,将烟气所含的大量热量保留在炉内,节约了大量能源。2.维持了炉内金属溶液温度场的稳定,极大方便了冶金工艺的实施。3.提高了流出烟气的浓度,烟气的富集极大降低了烟气收集的成本。4.设置在下料口附近的隔离墙可有效消除下料时溶液飞溅对炉体上部的侵蚀。5.该装置可以逐层发挥作用,靠近液面部分的侵蚀不会影响隔离墙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隔离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底吹炉结构主视图。
图2是现有底吹炉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吹炉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吹炉隔离墙剖面图。
图5是托砖板部位结构放大图。
图中,1-炉体,2-下料口,3-液面线,4-烟道口,5-托砖板,6-拱脚砖,7-圆弧面,8-右隔离墙,9-左隔离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底吹炉结构是卧式圆筒形结构。整个炉体内衬只由紧贴钢壳的一圈耐火材料和各个口的组合砖组成。在生产时,其冶炼产生的烟气直接很快从烟道流走。不但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造成炉体内有色金属溶液的温度波动,对温度场稳定的维持造成一定困扰,而且烟气浓度不高,不利于富集,提高了烟气收集的成本。另外,下料口处下料时溅起的熔渣也对炉体上部的耐火材料造成严重的侵蚀,降低了炉子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在底吹炉上方炉体处设置有两道隔离墙:左隔离墙9和右隔离墙8,所述隔离墙分别从上到下由相互独立的各环砖组成,隔离墙上部与炉体1连接,相互嵌合为一个整体,隔离墙的下沿是一个圆弧面7。左隔离墙9设置在正常工位下料口2右侧1m处液面线3正上方,完全挡住下料口2处下料时溅起的熔渣。右隔离墙8设置在正常工位炉体垂直中心线右侧距离烟道口4的0.5m处液面线3正上方,可以在不影响炉体耐火材料砌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阻挡炉内烟气的流失。所述隔离墙下沿的圆弧面7两端与炉体1结合部位设置有托砖板5,托砖板5的支撑保证隔离墙有良好的稳定性,下层在使用中剥落也不会影响上层的使用,可提高隔离墙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7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