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及喷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6895.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邓存宝;王继仁;金智新;王雪峰;戴凤威;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阻化剂 高效 喷洒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进风巷靠近下隅角处的第一阻化泵站、设置在回风巷靠近上隅角处的第二阻化泵站及设置在进风巷的输氮管路;第一阻化泵站由第一储液箱、第一阻化泵、第一过滤器及第一高压球阀组成,第一储液箱与第一阻化泵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阻化泵的输出端经第一过滤器与雾化器的输入端相连通,雾化器的输出端与三通的第一端口相连通,三通的第二端口与输氮管路相连通,在三通的第三端口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第二阻化泵站由第二储液箱、第二阻化泵、第二过滤器及第二高压球阀组成,第二储液箱与第二阻化泵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阻化泵的输出端经第二过滤器后分别与设置在液压支架后部的喷头相连通;在第一过滤器与雾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高压球阀,在第二过滤器与喷头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高压球阀,在输氮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的第二端口气雾阻化剂的输送方向与输氮管路的氮气的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氮管路的管路释放口按向上45°倾角高于底板1~2m设置,并在管路释放口打1m花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化泵站和第二阻化泵站均安装在平板轨道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化泵站的各元件通过第一高压胶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阻化泵站的各元件通过第二高压胶管相连接,第二高压胶管与设置在液压支架上的工作面高压胶管相连通,工作面高压胶管通过支胶管与喷头相连通。
6.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的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之前,先确定采煤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第一、第二阻化泵站喷洒阻化剂用量以及输氮管路向采空区注氮流量;
步骤二:向第二储液箱内添加阻化剂与水,充分搅拌后,开启第二阻化泵站和第二高压球阀,搅匀后的阻化剂与水经第二阻化泵加压及第二过滤器过滤后,通过液压支架后部的喷头向采空区自动喷洒;采煤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进行一次阻化剂喷洒;
步骤三:通过输氮管路向采空区内注氮,并测试输氮管路内氮气压力;向第一储液箱内添加阻化剂与水,充分搅拌后,开启第一阻化泵站和第一高压球阀,调整第一阻化泵压力,使雾化后的阻化剂压力与输氮管路内氮气压力相同;雾化后的阻化剂进入输氮管路,以氮气为载体,向采空区深部飘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采空区阻化剂高效喷洒系统的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采煤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第一、第二阻化泵站喷洒阻化剂用量,由下式确定:
V=KrLShA
式中:V-采煤工作面全长喷洒阻化剂用量,t;
K-易自燃部位阻化剂溶液喷洒富裕系数;
r-采空区遗煤容重,t/m3;
L-工作面全长,m;
S-一次喷洒宽度,m;
h-遗煤厚度,m;
A-遗煤吸阻化剂量,t/t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8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光网络的上行用户信号接入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