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机及其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33386.5 | 申请日: | 2014-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魏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7/00;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路兆强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及其 筒大齿圈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机,尤其与挤压机的挤压筒上大齿圈定位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挤压机1上,多个辊轮41均通过安装轴42固定安装在挤压筒2上,并相对均匀布设在大齿圈3的周围,以对大齿圈3进行定位。该结构的缺点是:挤压筒2装配时,通常在室温下进行,挤压筒2工作时需要加热到400℃~500℃的高温,在拆卸时温度不能立刻降低至室温,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大齿圈3受热时会膨胀,大齿圈3和辊轮41之间的间隙会缩小甚至消失,即大齿圈3和辊轮41接触,甚至产生应力,导致零件发生局部变形,使得大齿圈3和辊轮41卡死,无法转动。而如果要调整大齿圈3与辊轮41之间的间隙到合适位置,需要更换辊轮41,或者在挤压筒2上重新加工安装位置,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调节大齿圈与辊轮间距的挤压机及其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包括偏心轴和辊轮,所述偏心轴为多个,布设在挤压筒的大齿圈周围,所述偏心轴两端分别为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轴部上同心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偏心轴通过所述安装法兰安装在所述挤压筒上,所述安装法兰在所述挤压筒上具有两个以上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二轴部上安装所述辊轮。
进一步,所述安装法兰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呈圆形阵列排布,所述偏心轴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螺栓或螺钉与所述挤压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8-16个。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辊轮之间还套设安装有轴套。
进一步,所述轴套底部具有外凸的支撑部,所述第二轴部沿轴向向外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配装有定位螺母,所述辊轮夹靠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定位螺母之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螺母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辊轮之间还设置有垫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线的间距为1~10mm。
进一步,安装在所述第二轴部上的所述辊轮外周面与所述大齿圈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通过所述安装法兰在所述挤压筒上的不同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挤压机,具有挤压筒,所述挤压筒的端部安装有大齿圈,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所述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布设在所述大齿圈的周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通过安装法兰在挤压筒上不同的安装位置调整第一轴部的位置,由于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之间具有偏心,因此安装在第二轴部上的辊轮的安装位置随之变化,也就是说辊轮与大齿圈之间间隙发生变化,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挤压机的正常运行,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挤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现有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B-B线的第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第二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挤压机主体结构和现有技术相同,如图1所示,具有挤压筒2,挤压筒2的端部安装有大齿圈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不同在于本发明的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该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布设在大齿圈3的周围。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挤压筒大齿圈定位结构,包括偏心轴62和辊轮61。其中,偏心轴62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呈圆形阵列布设在挤压筒2的大齿圈3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3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