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拷边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2427.9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D05B3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拷边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拷边机是生产服装过程中用来完成拷边的一种缝纫机。在服装行业中,涤纶等所用的材料的一般是合成纤维,质地相对来说比较硬的剪裁后,剪开来的面料边缝处的丝线因为本身的硬度比较高会散开来,所以需要拷边,拷边的主要目的是让裁片的纱线不致散脱,同时在边缝处用拷边机拷上一圈边免得布料的丝线散开来,也能起到美观的作用。现有的拷边机生产过程中,一般的操作流程大都是先对加工的面料进行对折,然后再对其进行拷边,例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拷边机》,其申请号为201310428586.7,公开了述拷边机上设有缝合台面,还包括操作台面、送料装置、自动检测机、压紧装置、剪切装置、对折装置和传送装置;操作台面上依次固定设有送料装置、自动检测机、压紧装置、剪切装置、对折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对折装置与传送装置固定相连;所述面料通过送料装置进入操作台面;所述面料通过自动检测机、压紧装置和剪切装置剪切后传送到对折装置中;所述面料通过对折装置和传送装置把面料对折后传送到拷边机的缝合台面进行缝合。该拷边机操作方便,避免了人工进行操作,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结构的拷边机是单边拷边,而且它的功能相对单一,也没有布料的送给结构,而且目前市场上所需求的拷边装置需要更完整的加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拷边加工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布料拷边的送料与商标缝订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拷边加工装置,包括机台以及固定于所述机台上的带传输机构、同步滚轮、切断机构、夹持机构、折送标机构和双针车;所述同步滚轮位于所述带传输机构的输送方向的一侧;在所述同步滚轮与所述带传输机构之间固设切断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悬固于所述带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将布料夹放至所述带传输机构上;所述带传输机构的送料出口处固设所述双针车;所述折送标机构固设于所述带传输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同步滚轮与所述双针车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带传输机构包括两根滚筒、环绕于两根滚筒上的传送带和微调构件;所述机台的台面上设有槽轨;所述槽轨内配合所述微调构件;所述滚筒的端部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微调构件上;所述传送带同侧的两个所述微调构件之间通过滑轮组合结构实现间距调整;所述微调构件包括滑轮、滑块和手柄;所述滑块底部设有配合槽轨的凸起;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柄均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臂、悬梁、移动架和伺服电机;所述悬梁悬固于所述带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悬梁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带传输机构的送料方向;所述夹臂通过所述移动架连接于所述悬梁上远离所述切断机构的一端;所述悬梁上还设有配合所述移动架滑动的轨道;所述轨道沿所述悬梁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架上固定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夹臂;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切断机构之间通过绳索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移动架在所述悬梁上前后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夹臂包括过渡板、上夹板、下夹板和阻尼缸;所述过渡板上水平固定所述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上侧的所述过渡板表面还固设所述阻尼缸;所述阻尼缸向所述下夹板方向推送;所述阻尼缸的活塞杆上还连接所述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边缘均设有均与的齿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第一切刀、第一刀架、第一切刀气缸、压板和压板气缸;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同步滚轮平行;所述第一切刀配合于所述第一刀架内;所述第一切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气缸推动所述第一切刀垂直运动切断经过所述第一刀架的布料;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同步滚轮之间;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压板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压板气缸推动所述压板竖直下压;所述压板的边缘也设有均与的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2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