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1322.1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合;尹增山;刘武;刘国华;王政伟;刘勇;吴志华;陈雯;万志强;程睿;李华;田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孙佳胤;翟羽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太阳 耀斑 观测 模式 卫星 姿态 导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地面规划生成主平面约束下的卫星期望姿态数据,其中,所述主平面是由太阳、耀斑点和卫星组成的平面;
(2)对所述卫星期望姿态数据进行等间隔选取卫星姿态角基点作为插值点,每两个相邻插值点之间的曲线段用三阶样条插值拟合,获得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其中,所述卫星姿态角包括滚动角、俯仰角以及偏航角;
(3)将所有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组合成可上注的数据格式,上注到星上;
(4)星上解析上注信息,获取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重构卫星期望姿态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
(11)建立耀斑观测过程中主平面、太阳、耀斑点和卫星的空间几何关系;
(12)根据所述空间几何关系计算卫星姿态角,获取主平面约束下的卫星期望姿态数据,所述卫星姿态角包括滚动角、俯仰角以及偏航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所述卫星期望姿态数据进行等间隔选取卫星姿态角基点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对三阶样条插值拟合后的曲线求解三弯矩方程组,获得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有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并转化为二进制生成姿态序列指令,上注到星上。
6.一种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的耀斑观测姿态规划模块、参数生成模块、姿态序列指令生成模块,以及星上的姿态重构模块;所述耀斑观测姿态规划模块用于在地面规划生成主平面约束下的卫星期望姿态数据,其中,所述主平面是由太阳、耀斑点和卫星组成的平面;
所述参数生成模块与所述耀斑观测姿态规划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卫星期望姿态数据进行等间隔选取卫星姿态角基点作为插值点,每两个相邻插值点之间的曲线段用三阶样条插值拟合,获得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其中,所述卫星姿态角包括滚动角、俯仰角以及偏航角;
所述姿态序列指令生成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生成模块以及姿态重构模块相连,用于将所有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组合成可上注的数据格式,上注到星上;所述姿态重构模块用于解析上注信息,获取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重构卫星期望姿态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耀斑观测姿态规划模块进一步通过建立耀斑观测过程中主平面、太阳、耀斑点和卫星的空间几何关系,并根据所述空间几何关系计算卫星姿态角,获取主平面约束下的卫星期望姿态数据,所述卫星姿态角包括滚动角、俯仰角以及偏航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生成模块对所述卫星期望姿态数据进行等间隔选取卫星姿态角基点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对三阶样条插值拟合后的曲线求解三弯矩方程组,获得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太阳耀斑观测模式下的卫星姿态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序列指令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有所述卫星姿态角曲线的三阶多项式系数并转化为二进制生成姿态序列指令,上注到星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3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