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表面积竹炭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31022.3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4211043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叶平伟;栾志强;李凯;吴琼;栗丽;李国栋;王学忠;张小宁;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主分类号: C01B31/02 分类号: C01B31/02
代理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代理人: 刘永盛;朱春野
地址: 10019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表面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竹炭的制备方法。该竹炭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催化剂载体以及军用防护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活性炭作为军用防护剂得到大量应用,从而促成了活性炭工业规模生产的形成。二战后,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耐磨强度的炭质吸附材料,活性炭开始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部门。目前我国的军用活性炭以及大部分工业用活性炭还是以煤质活性炭为主,但由于国家没有原材料基地的保护条例,矿井和煤层难以固定,难以保证不同批次之间原料煤的一致性,多年来成为制约我国高端用活性炭以及军用活性炭生产的一大问题;此外,由于煤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煤质活性炭生产将会面临日益枯竭的严峻问题,所以寻求一种其它可再生的原料作为活性炭生产的基材,并以此制备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以应用于军用防护领域及其它民用工业领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高比表面积竹炭的制备方法,可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催化剂载体以及军用防护等领域。

本发明的高比表面竹炭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干燥后的竹片于550~700℃下炭化20~45min,得到一次炭化产物;

2)将步骤1中所述一次炭化产物研磨成180~200目的粉末,与黏结剂按照重量百分比2~7∶3的配比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并挤压为成型条;

3)将步骤2中的成型条于400~500℃下进行二次炭化30~60min,得到二次炭化料;

4)将步骤3中的二次炭化料于800~900℃进行水蒸气活化120~360min,得到竹炭产物;

黏结剂为竹焦油、煤焦油、酚醛树脂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竹炭堆积重350~500g/1、强度90~100%、碘吸附值950~1200mg/g、B.E.T比表面积1000~1700m2/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竹炭具备较高的比表面积、碘吸附值和强度,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催化剂载体以及军用防护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将1000g竹片样品于600℃下炭化30min,得到一次炭化产物;

2、将一次炭化产物研磨成180~200目的粉末,与200g的竹焦油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并挤压成Φ4mm的型条;

3、将成型条于400℃下炭化40min,得到二次炭化产物;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900℃下水蒸气活化180min,得到活化产物,即竹炭产品。

实例2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同实例1的步骤1;

2、将一次炭化产物研磨成180~200目的粉末,与200g的煤焦油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并挤压成Φ4mm的型条;

3、同实例1的步骤3;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900℃下水蒸气活化240min,得到竹炭产品。

实例3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将1000g竹片样品于700℃下炭化20min,得到一次炭化产物;

2、同实例1的步骤2;

3、将成型条于500℃下炭化30min,得到二次炭化产物;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850℃下水蒸气活化240min,得到竹炭产品。

实例4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同实例1的步骤1;

2、同实例2的步骤2;

3、同实例3的步骤3;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850℃下水蒸气活化300min,得到竹炭产品。

实例5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同实例1的步骤1;

2、同实例2的步骤2;

3、同实例1的步骤3;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850℃下水蒸气活化360min,得到竹炭产品。

实例6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同实例1的步骤1;

2、同实例2的步骤2;

3、同实例1的步骤3;

4、将二次炭化产物于900℃下水蒸气活化300min,得到竹炭产品。

实例7  利用竹片生产军用防护活性炭

1、同实例3的步骤1;

2、同实例2的步骤2;

3、同实例3的步骤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