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炼上肢的健身器材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30917.5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杜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义勇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23/14;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 地址: | 225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炼 上肢 健身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上肢的健身器材的结构,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久坐或是久站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劳损,产生疼痛,会导致腰腿酸痛、四肢无力等一系列常见职业病,尤其是那些长期低位伏案工作的办公族。现在许多小区或是一些健身场所都有一些健身器材,现有的健身器材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功能也显得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改进。一些居民在外出买菜或是路过的时候都会去锻炼一下,但是由于手中拎有东西,有时候东西放置不便。由于受场地大小的限制,小区或是健身场所不可能放置太多种类的健身器材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因此,现有的健身器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锻炼上肢的健身器材,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其特征是,设有引体向上锻炼器、臂力锻炼器,所述支撑柱上至少设有一个挂钩,
所述引体向上锻炼器由连接板、引体支杆构成,连接板一端与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引体支杆,所述引体支杆为V型,引体支杆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引体手柄;
所述臂力锻炼器由U型支杆、分别固定连接在U型支杆两端的臂杆构成,U型支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臂杆一端分别通过臂力弹簧与U型支杆端部连接,臂杆另一端设有臂力手柄;
所述臂力手柄上设有握力器,握力器由握力手柄、弹簧构成,弹簧设置在握力手柄与臂力手柄之间。
所述引体手柄上设有硅胶套。
所述连接板为三个,三个连接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支撑柱上部。
所述臂力手柄与握力手柄上均设有防滑层。
所述连接板为椭圆形,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
本发明中,引体向上锻炼器在使用时,使用者面对支撑柱,双手抓住连接板两侧的引体支杆手柄,向上做引体运动。引体手柄上设有硅胶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适,三个连接板可同时满足三人进行锻炼,安装孔可以用来悬挂物体。
在支撑柱上设置挂钩可以用来挂置物品,尤其是一些使用者买菜顺道锻炼的时候可以挂置装蔬菜的袋子,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
臂力锻炼器包括臂杆和臂力弹簧,握紧臂力手柄可以加强臂部锻炼。同时,还设置了握力器,锻炼臂部肌肉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手部肌肉。防滑层的设置为了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通过简便的操作即可锻炼上肢(臂部、腕部、胸部)肌肉,消除人体疲劳,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本发明体现了人性化设计,集成了更多的功能,不占据过多的面积,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挂钩、4连接板、5引体支杆、6引体手柄、7U型支杆、8臂杆、9臂力弹簧、10臂力手柄、11握力手柄、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锻炼上肢的健身器材,包括底座1、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设有引体向上锻炼器、臂力锻炼器,支撑柱上至少设有一个挂钩3。
引体向上锻炼器由连接板4、引体支杆5构成,连接板一端与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引体支杆,引体支杆为V型,引体支杆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引体手柄6,引体手柄6上设有硅胶套。连接板为三个,三个连接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支撑柱上部。连接板为椭圆形,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12。
臂力锻炼器由U型支杆7、分别固定连接在U型支杆两端的臂杆8构成,U型支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中部,臂杆一端分别通过臂力弹簧9与U型支杆端部连接。
臂杆另一端设有臂力手柄10,臂力手柄上设有握力器,握力器由握力手柄11、弹簧构成,弹簧设置在握力手柄与臂力手柄之间,臂力手柄与握力手柄上均设有防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义勇,未经杜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0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