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碱地粉垄淡盐丰产耕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0266.X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韦本辉;刘斌;甘秀芹;申章佑;劳承英;李艳英;韦元波;胡泊;吴延勇;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粉垄淡盐 丰产 耕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耕作方法,具体为盐碱地粉垄淡盐丰产耕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或土壤盐化,即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如石膏)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土壤盐碱化后使可溶性盐类物质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或受到抑制,这些易溶盐主要为: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它们的大量存在使土壤溶液中渗透压上升使作物根系难以吸收水分,俗称“被淹”了;另外,而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等在土壤水溶液中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使土壤pH急剧升高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另外,土壤吸收性复合体中代换性钠超过一定百分比,就会导致土壤呈现强碱性和不良物理特性最终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我国的盐碱化地域十分广阔,且面积逐年提高,据统计,我国约有盐碱化地14.8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6%,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劣退化的重大问题之一。
土壤盐碱化会造成诸多危害:首先,土壤中可溶盐的大量存在引起作物生理干旱,即“缺水”,这是因为土壤中的易容盐导致渗透压过高,造成植物体缺水甚至失水;其次,土壤盐碱化妨碍作物对诸多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作物的营养平衡,出现生理紊乱等问题;再次,土壤的强碱性会降低土壤中的铜、锌、锰、铁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降低其有效性;最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加剧会使土壤环境不断恶化,导致土壤粘结,透水透气性变差,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目前针对土壤盐碱化有诸多方法,如排水洗盐;使用有机肥、绿肥、种植水稻、植树造林、刮出盐层;种植耐盐树木如沙枣、胡杨以及牧草等保护土层;另外,还有通过化学措施:使用磷石膏、多用钙质化肥、腐殖酸等土壤改良剂来吸附,交换土壤中过多的钠、氯等离子来改良土壤盐碱化程度。但以上诸多方法均存在问题,土壤盐碱化的形成是日积月累天气或气候造成的,采用以上方法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缺点,不能长期应用,大量的使用有机肥不仅成本高,而且效果并不好,植树造林在国内大面积,大领域实施上存在困难,而化学措施又显得有“不得已而为之”,均不能彻底改变盐碱化问题。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一直致力于高产、蓄水保墒、水土保持耕作方法的研究,他发明的“粉垄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高效利用水分、养分、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特征,增产效果显著,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农业模式”,不仅如此,韦本辉研究员研究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做了诸多研究,他提出土壤、水分、光能等自然资源增量利用的“粉垄增量效应理论”和“以根为本”、“营养均衡供应”、“根深御旱寒强后劲”等作物高效栽培新理论,主持粉垄农耕新方法研究,自主发明粉垄农耕新方法,在辽宁、甘肃、湖南等8个省在13种作物上应用比传统耕作增产10-30%,被院士等专家鉴定为省级成果并认定为原创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0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试件混凝土膨胀性能表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烧测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