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熏蒸处理多参数综合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29300.1 | 申请日: | 2014-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龚绍润;王跃进;张广平;李丽;刘涛;邹兵;张凡华;李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熏蒸 处理 参数 综合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熏蒸处理多参数综合监测系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可在锂电备用电源模式下长时间工作,并可以根据监测需要将本发明放置于熏蒸库内任意位置,实现全空间内溴甲烷气体浓度、CO2气体浓度及环境温湿度多参数的实时综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生活生产需要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因商业性引种导致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生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护我国利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各类进口货物提出了严格的检疫要求。
利用熏蒸剂熏蒸除害是公知的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熏蒸剂在诸如薰蒸仓、密闭的帐幕、集装箱等能密闭的各种容器内进行杀灭有害生物。为了防止有害生物随活体植物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传入我国,检验检疫口岸通常也采取经济有效的熏蒸方式进行检疫处理,溴甲烷也被作为常用熏蒸剂用于粮食、植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等的杀虫,灭鼠、消毒等处理。在溴甲烷熏蒸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熏蒸仓内的溴甲烷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只有当溴甲烷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长后才能保障熏蒸处理作业的有效性。
由于溴甲烷是大气臭氧层耗减物质,受《蒙特利尔协定书》管控。虽然目前检疫用途使用的溴甲烷还属于《蒙特利尔协定书》的豁免范畴,但国际社会普遍要求加强检疫用途使用溴甲烷的管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国内工程界和学术界都在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以降低检疫处理中对溴甲烷使用及依赖。现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通过使用倒仓循环利用以提升溴甲烷熏蒸剂的利用率,如朱光耀等进行的进境原木熏蒸的溴甲烷重复利用技术应用研究(植物检疫,2010,24(3):4-7),还有通过在熏蒸项目中加装回收再利用装置的方式来提升溴甲烷熏蒸剂的利用率,如黄庆林等获得专利授权的溴甲烷真空加热再利用系统(中国专利,CN102150651B),上述技术均是通过提升熏蒸剂的有效利用率来降低检疫处理过程中溴甲烷气体的有害排放。
学术界做的大量研究工作则是通过减少溴甲烷熏蒸剂的使用量来减少溴甲烷气体的有害排放,包括寻找其他熏蒸剂来替代溴甲烷,如朱丽华阐述的熏蒸剂和土壤消毒剂溴甲烷的替代(世界农药,2003,25(1):39-41),还有通过溴甲烷熏蒸剂与例如二氧化碳等其他药剂混用的方式来提升溴甲烷的熏蒸效率以降低其用量,如王新祥等完成的溴甲烷配合二氧化碳对朱砂叶螨的熏蒸作用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2):159-161),上述研究均是通过减少溴甲烷熏蒸剂的用量来达到消除或降低检疫处理过程中溴甲烷气体的有害排放。
溴甲烷熏蒸处理因其费用低、易操作,目前仍是国际通行的植物及其制品主要除害方法之一。在现阶段为保障熏蒸处理作业的有效性,需加强对密闭容器内溴甲烷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以《关于周整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溴甲烷熏蒸处理技术要求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公告(2006年第105号))为例,当使用溴甲烷气体在11℃~16℃范围内对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进行熏蒸处理时,需在熏蒸开始后第2小时、第4小时及第24小时至少进行三次溴甲烷气体浓度检测,只有当熏蒸容器内的最低浓度分别大于48g/m3、42g/m3和32g/m3时,才能保障熏蒸处理作业的有效性。对照现在全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现行定时检测方式获取的监测数据较少,将限制检验处理工作人员对整个熏蒸处理过程进行综合评估。
在利用大型熏蒸仓或集装箱作为密闭容器进行熏蒸处理时,通常会在密闭容器内选择2~3个检测点,如徐亮等获得专利授权的一种熏蒸浓度自动监测系统(中国专利,CN101042406B),通过类似定点检测方式获得的溴甲烷气体浓度结果,不能代表整个密闭容器内的熏蒸剂空间分布均匀性。因为在熏蒸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堆放被熏物体将影响熏蒸气体的有效扩散,即使通过强制空气流通的方式,也无法让全空间内的熏蒸气体均匀性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致。再加上溴甲烷相对密度大于空气,随着熏蒸处理时间的增加,溴甲烷气体会慢慢下沉,这也会导致密闭容器内溴甲烷气体分布的不均匀性,如钱劲等研究的集装箱熏蒸气体残留量的测量(检验检疫科学,2008,18(1):34-35),上述问题最终将给整个检疫处理作业的有效性评估带来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9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涡轮流量计
- 下一篇:用于基于定位信号进行道路匹配的设备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