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媒体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9172.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9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雷为民;鲍英;张伟;陈枭;关云冲;李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中继 传输 业务 体验 质量 协同 评价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媒体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是媒体传输服务的评价依据,指导媒体业务传输控制。网络传输中,媒体传输所采用的任何一种传输协议,无论是TCP回传机制,还是滑动窗口协议服务机制,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用户业务体验QoE评分,从而确保被测试媒体业务的网络传输质量。目前,关于业务QoE评价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成型方案,现有的评价机制几乎都是端到端评价,存在终端评价困难、与用户实际体验距离较大的问题。媒体多径中继传输业务QoE评价机制的目标是接近用户的真实体验,要求在传输时间内,有效的进行业务QoE评价,并能适应多径中继传输的动态变化,满足媒体传输控制管理的需求。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远端网络监控)是通信中标准的网络监控协议,对通信设备进行监控,使得实时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监测在设备上运行,依据RAQMON(Real-time Application Quality-of-Service Monitoring,实时应用服务质量监控)框架体系结构规范,允许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实时报告QoS统计。RAQMON是针对端到端设备间QoS性能参数采集而制定的,采用RAQMON数据源(RDS,RAQMON Data Source)、RAQMON报告采集器(RRC,RAQMON Report Collector)以及RAQMON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结构三个功能组件共同构成。这里的RDS作为监测目的的数据源基本组件,比如IP电话、手机即时消息客户端等设备都是RDS的选择。媒体会话建立后,客户端收集媒体传输QoS参数以及设备状态的具体参数指标,基于传输协议向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发送,RRC收集到RAQMON PDU后,分析和存储这些信息到RAQMON的MIB中,并与远端客户端进行交互。
端到端QoE评价体系,将所有的业务QoE计算模型集成到用户代理客户端中,进而通过对用户代理客户端的管理,完成媒体业务传输过程中的QoE评价,或者是直接在用户代理客户端设置评价模型,直接对传输业务给出QoE评分。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对用户代理客户端的管理零散,不能实现网络中所有设备及时管理与更新,业务QoE评价模型给出的评分对业务的指导性相差距离甚远,新型应用的普及对用户代理客户端存在着整改难覆盖问题,甚至涉及应用扩展问题。
端到端QoE评价体系在用户代理客户端实现QoE评价的方式,媒体业务传输过程中,每个业务传输的QoE评价过程集中在用户代理客户端,从一定角度上看,该模式直接在终端设备上完成了对业务质量的快速体验评分,具有直接、有效的特点,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第一、业务QoE评价与实际距离相差较大。端到端QoE评价体系对用户代理客户端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在其上实现业务QoE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也会因为端到端网络传输环境而受到影响,带来业务QoE评价不准确、误导问题,与实际用户体验相差甚远。
第二、难实现。现有的评价体系是以用户代理客户端为基础,在用户代理客户端上实现业务评价模型,然而,随着新型应用的不断扩展,无法实现对用户代理客户端的更新与维护,在业务的QoE评价实现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第三、协同问题。媒体业务传输中,各中继节点与用户代理客户端的交互,当媒体传输路径发生变化,或者是中继节点增加与减少时,各中继节点与用户代理客户端的协同交互问题,可能导致业务评价过程中的QoE评分变化。因此,端到端QoE评价体系在协同控制方面没有给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媒体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系统及方法,以达到实现在服务器端的QoE评价可计算模式、降低用户代理客户端的计算能力要求、避免在用户代理客户端单独维护带来的由于数据库缺失而无法进行业务QoE评价的问题、减轻客户端的计算压力、提升媒体传输中QoE评价反馈的精准和效率,进而完成媒体负载分配指导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9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