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广角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9129.4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烨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广角 透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广角透镜,它涉及LED平板背光照明领域。它包括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组成,所述的第一曲面为平缓的凹曲面,所述的第二曲面为尖锐的凹曲面,由旋转轴线向外延伸;第一曲面覆盖设置在LED光源中心正上方,所述的第一曲面的直径是LED光源发光面的1‑3倍;所述的微面元包括但不限于在轴向与径向都有曲率的方案,也可以是在单独的一个方向具有曲率;所述的带有微面元的曲面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曲面,也可以是在曲面2和曲面3上的一个或两个曲面上带有微曲面的情况。本发明能够通过透镜曲面上的微面元实现光色混合,抑制黄斑的产生,实现颜色均匀的背光照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LED平板背光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广角透镜。
背景技术
LED在背光照明,尤其是TV背光照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光学方案目前主要有直下式与侧入式两类。其中直下式LED背光照明方案通常如图1所示:由a.扩散片、b.光源模组、c.箱体,三部分构成。上述的光源模组,通常会在每颗LED上覆盖有广角配光透镜,将LED光源本身的朗伯体配光转化为广角配光,扩大光源投射到扩散板的光斑范围,从而能够用较少的LED实现薄和均匀的背光照明。
目前的广角透镜在搭配白光LED光源时,由于LED白光是由发芯片发出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混合光,透镜在实现配光角度扩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的色散,使呈现在扩散片上的光斑颜色不均匀。通常折射式透镜容易在光斑的外环形成黄斑,反射式透镜容易在光斑的中心形成黄斑。这种黄斑现象会使背光照明有区域的色差,从而进一步影响显示的图像颜色效果。是目前LED背光设计尚待解决的一个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广角透镜,能够克服直下式背光照明中常用的广角配光透镜产生的黄斑问题。其优势在于能够通过透镜曲面上的微面元实现光色混合,抑制黄斑的产生,实现颜色均匀的背光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广角透镜,包括旋转体,所述的旋转体由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组成,所述的第一曲面为平缓的凹曲面,所述的第二曲面为尖锐的凹曲面,由旋转轴线向外延伸;第一曲面覆盖设置在LED光源中心正上方,所述的第一曲面的直径是LED光源发光面的1-3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曲面由多个微面元构成,所述的微面元为凸起的曲面,在轴向与径向都具有曲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面元由沿着第二曲面圆周方向的弧AB、DC以及沿着第二曲面径向的弧AD、BC构成;所述的其中弧AD与BC相同,弧AB与DC具有相同的弧度,其曲率半径小于环绕轴线O的部分圆周,因此形成向外的凸曲率。微面元的凸出微结构能够改变反射光线的方向,使来自芯片不同位置的光线经过全反射后得到颜色的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曲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锥面顶端位于第二曲面的外围,锥面底端位于透镜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通过透镜曲面上的微面元实现光色混合,抑制黄斑的产生,实现颜色均匀的背光照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面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面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在曲面3上带有微曲面的情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烨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烨光学(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9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