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碳烷烃脱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29064.3 | 申请日: | 2014-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海;缪长喜;樊志贵;曾铁强;姜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B01J23/34;B01J23/26;B01J23/14;B01J23/889;B01J23/06;B01J23/89;B01J23/656;B01J23/652;B01J23/62;C07C5/333;C07C11/09;C07C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烃 脱氢 制低碳 烯烃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a)选自铂系金属中钌、铑、钯、锇、铱或铂中的至少一种,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0.01~1.5%;
b)选自元素周期表ⅣA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化合物,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0.01~5.0%;
c)选自元素周期表ⅠA或ⅡA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化合物,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0.05~35.0%;
d)复合铝酸锌载体,占催化剂重量的58.5~94.9%;
其中,所述复合铝酸锌载体具有尖晶石结构;
其中,所述载体组成符合公式:ZnxMyAl2O4,其中M为选自过渡金属元素Ni、Cu、Co、Mn、Cr或Ge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x+y=1,0.5≤x<1;载体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a)Al,以单质计为载体重量的26.0~33.0%;
b)Zn,以单质计为载体重量的10.0~35.0%;
c)M,以单质计为载体重量的2.3~20.0%;
其中,采用指示剂法测得的载体酸度低于0.35mmo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M代表的金属离子半径在0.060~0.08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0<M/Z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的孔容0.08~0.6cm3/g,比表面积20~2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需量的水合硝酸铝、水合硝酸锌及过渡金属M的可溶性盐配置成水溶液Ⅰ,其中M选自Ni、Cu、Co、Mn、Cr或Ge中的一种或几种,Al:(Zn+M)物质的量比为1.5~2.5:1;
b)配置质量百分比浓度范围1~30%的可溶性碱的水溶液Ⅱ,可溶性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或碳酸氨中的至少一种;
c)在0~50℃的沉淀温度下,将溶液Ⅰ加入溶液Ⅱ中,搅拌条件下控制pH值5.5~8.5,过滤、洗涤后将该沉淀于50~150℃烘干,然后在650~1000℃焙烧1~24小时,得到复合铝酸锌载体。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在复合铝酸锌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包括元素周期表中ⅣA化合物选自Sn或Ge中的至少一种,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1.0~2.0%;铂系金属选自Pt或Pd,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0.1~1.0%;ⅠA或ⅡA元素选自Li、Na、K、Ca、Mg或Ba中的至少一种,以单质计为催化剂重量的0.05~35.0%;将所需量的氯铂酸盐以及锡的可溶性盐配置成混合水溶液,在复合氧化铝载体上,浸渍1~48小时后,干燥后得到催化剂前体;催化剂前体在450~850℃焙烧0.5~24小时后,用氢气还原得到低碳烷烃脱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其中氢气还原的温度为450~550℃,还原时间为0.5~4小时。
7.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采用丙烷和/或异丁烷为原料,在反应温度520~620℃,反应压力0~0.4MPa,烷烃质量空速0.1~8.0h-1,H2O/CnH2n+2体积比为1~18条件下,原料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丙烯和/或异丁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90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加氢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