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血糖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28270.2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4225208A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苏赵珍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控制 血糖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控制血糖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与开发。在治疗高血糖历史上有过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震惊世界;第二次是双胍类及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问世,使高血糖患者的血糖得以暂时控制。目前用于临床治疗所用中西药已达数十种,但是由于对糖尿病病理、病因研究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治疗糖尿病仍处于控制血糖、尿糖增高阶段和预防综合并发症的研究阶段。此外,患者长期服用西药,会对肾、肝、心、脾、胃等脏器带来副作用。国内新开发出来的各种纯中药制剂其药效也均处于控制血糖、尿糖增高阶段,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人体胰腺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而取得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血糖,稳定并治疗糖尿病病情的中药。

控制血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组合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附子5-15份、肉桂10-35份、苍术5-40份、葛根10-35份、山药10-30份、泽泻10-50份、玄参5-15份、丹参10-20份、麦冬10-50份。

治疗高血糖的中药的全面性:高血糖是内分泌代谢紊乱,而中药治疗高血糖是通过特有的药理性,对人体的肺腑进行有效的调理、改善及治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恢复胰岛素细胞功能,血糖自然就会下降平稳了,这不仅可控制、治疗高血糖,更能慢慢减少胰岛素、降糖药用量,直至停止用胰岛素,恢复健康,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问题。

治疗高血糖的重要的安全性:中药一直被视为“良药”,他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下生长而来的。中药就有生物活性,还具有稳定而持续的药性。通过复方配伍的中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安全性,不会像西药产生副作用,并在体内残留下化学毒素,甚至加重病情。

煎药的器具:选择砂锅、搪瓷锅或者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煎前浸泡:加水量以淹过药棉为宜,冷水浸泡30分钟至一个小时的时间。

煎煮方法:每日一剂煎两次,混合后分两份服用。

具体煎法:取一剂药,浸泡30分钟至一个小时,然后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倒出煮好的药水后,再向药物中加水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的药水兑在一起,分两次量进行服用。

服用方法及时间:早晚各服用一次。

本煎服方法合理,能够更好的利用药物的药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控制血糖,稳定并治疗糖尿病病情,而且对人体不会有副作用,药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临床试验,共观察II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采用的组方如下:附子5份、肉桂10份、苍术5份、葛根10份、山药10份、泽泻10份、玄参5份、丹参10份、麦冬10份。

其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受试人群:符合II型糖尿病诊断及中医气阴两虚兼热证诊断。

治疗方案:

试验组:本发明,早晚各服用一次,疗程四周。

对照组:降糖宁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疗程四周。

主要疗效指标:症状、体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次要疗效指标:血脂、血流变。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统计:疗效分析采用符合方案集进行分析,安全性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集进行分析。本试验共观察病例50例。

试验组疗效:空腹血糖疗效显效率36.00%,餐后血糖显效率36.00%,中医症状显效率32.00%;

对照组疗效:空腹血糖疗效显效率28.00%,餐后血糖显效率32.00%,中医症状显效率32.00%;

试验过程中未见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实施例2

临床试验共观察II型糖尿病的患者病例84例,采用如下组方:附子15份、肉桂35份、苍术40份、葛根35份、山药30份、泽泻50份、玄参15份、丹参20份、麦冬50份。

其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组62例:空腹血糖疗效显效率30.6%,餐后血糖显效率61.3%,中医症状显效率32.3%;

对照组22例:空腹血糖疗效显效率13.6%,餐后血糖显效率31.8%,中医症状显效率18.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赵珍,未经苏赵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8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