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8009.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龙昱;刘江涛;陈国飞;方省众;徐禄波;周旭峰;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1.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亚胺与石墨烯混合,高速搅拌得到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
2)将步骤1)制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原料的组成为:
聚酰亚胺 90~99.9%;
石墨烯 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所述聚酰亚胺的二酐单体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四羧酸二酐、联苯四羧酸二酐、二苯酮四羧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二胺单体选自二苯醚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联苯、二氨基二苯基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酐单体选自二苯醚四羧酸二酐、联苯四羧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二胺单体选自二苯醚二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砜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为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直径为0.5~6μm,厚度为1~10nm,比表面积为20~200m2/g,电导率为8×104~2×105S/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分2~20次与聚酰亚胺混合,高速搅拌的速度为10000~35000r/min,每次搅拌时间为20~50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的热压条件为:
将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在200~280℃,1~5MPa下预热5~15min,再升温到270~340℃,在10MPa下热压20~40min。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80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