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路由器智能业务质量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27652.3 | 申请日: | 2014-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言海;邢有涛;罗慧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势讯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4;H04W28/02;H04W80/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路由器 智能 业务 质量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的智能业务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家庭路由器CPU主频、内存和无线空口带宽等资源受到限制,实际使用中业务性能随着用户的增多会逐渐受到限制,甚至导致谁都无法上网的情况,比如在公共区域WIFI上网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成本的限制,大部分厂家并不投入改进这个问题。目前对于此问题的改进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上网人数进行限制,这种方法属于简单粗暴式处理,实际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二是限制每个用户的使用带宽,这样可以保证大部分接入用户的使用,但这个方法不能解决CPU主频和内存资源不够的问题。上述两种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路由器通信交换业务做合理规划,无论限制人数还是带宽,都实际限制了路由器的最佳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能从业务类型方面智能管理路由器的各种资源以达到合理分配、高效使用的管理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线路由器智能业务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对不同的上网设备和业务属性给出相应的定义码,在上网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时录入无线路由器的数据库中,数据库通过网络与后端云服务平台连接进行动态更新,且对上网设备进行动态匹配;
无线路由器接入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对无线路由器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接入无线路由器设备的业务属性加权值F(i),对设备业务属性进行动态匹配;
根据上网设备的业务属性加权值F(i),进行动态带宽匹配和调整;
建立缓冲区模型,缓冲区根据无线路由器的拥塞情况对门限值进行动态调整。
作为该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所述动态带宽匹配和调整方法具体包括:无线路由器查找数据库获取设备的业务属性加权值F(i),检查设备当前业务,判断F(i)和当前业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做出属性调整,再分配相应的优先级和通信端口。
作为该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所述缓冲区包括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
作为该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所述缓冲区管理方法为缓冲队列管理策略直接作用于总缓冲区,总缓冲区数据和用户登录设备连接。
作为该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所述缓冲区的门限值采用的是动态门限值。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业务管理方法,从业务类型方面智能管理路由器的各种资源,从而达到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的效果,实现了路由器的最佳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设备类型标签分类登录的流程图。
图2为设备业务属性动态匹配的流程图。
图3为动态带宽调整的流程图。
图4为缓冲区模型图。
图5为缓冲区管理算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针对于家庭路由器目前存在的自身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在这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像企业级路由器那样,使用算法复杂的QoS(业务质量)管理算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加智能、算法本身占用资源少的轻量级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几部分:设备标签分类登录方法、动态带宽调整算法以及缓冲管理算法。
设备标签分类登录方法如下:
路由器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接入设备中业务类型各有差别,如有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种上网设备。 首先我们对不同的上网设备及业务属性给出不同的类型的定义码,见表1所示,在上网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时,将不同上网设备的和业务类型录入无线路由器的数据库,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势讯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势讯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7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