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有版权保护功能的多媒体文件和国密算法的电子档案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6823.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2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尊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21/10;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版权 保护 功能 多媒体 文件 算法 电子 档案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应用有版权保护功能的多媒体文件和国密算法的人事电子档案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2014年8月新华社报道称,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高达数十亿元。其中,北京每年收取的档案费超过了1亿,这些费用“摊”在个人身上,每人存一份档案的年费则是120元。按照规定,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失业者等人,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费。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公民那薄薄的几页档案,都需要缴一笔安“家”费。对此,市发改委回应称,本市将进一步研究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的减免费政策,最晚将于2016年取消。而取消人事档案存档费,以最小的成本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就是人事档案电子化。
人事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全面性。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反映一个人的全貌。(2) 现实性。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随时了解、掌握、使用人才,合理解决一些个人问题的重要依据,它是直接为现实工作服务的。(3) 真实性。人事档案必须做到内容真实,客观地反映每一个人的历史全貌。(4) 动态性。人事档案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个人工作活动不断形成新材料,不断收集补充,整理、装订成为个人档案。(5) 流动性。由于升学、参军、调动、毕业分配等,个人工作或学习单位的变动,根据管档职权范围,改变档案管理单位,所以,人事档案不是固定的,它是流动的。(6)保密性。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方面情况,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言及的内心隐秘等,所以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
现有技术中有诸多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化和存储问题,但是这些技术都是基于同时存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基础上,并不能用电子档案完全取代纸质档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548884,发明名称为一种带有自由组合模块档案展示方法的专利申请,其主要功能是使用自动档案调取系统从档案库中调取所需的纸件档案;在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间档案对应的扫描件;在显示终端,将各档案的扫描件和纸件进行组合排列,完成展示。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230787,发明名称为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的专利申请,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使得纸质档案的保存与电子档案的管理紧密联系。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25970,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子档案扫描识别建档的方法,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的一种电子档案扫描识别建档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一键操作,将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档案,大幅提升较传统的文档扫描上传归档等步骤的效率,通过集成OCR图像文字识别技术,实现电子档案与业务实体的关联。申请号为CN201410125970的发明是实现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技术,其间使用了错误率很高的OCR图像文字识别技术,并且无法解决人事档案的动态性、流动性和保密性要求。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077631,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存储档案电子档的电子档数据库、索引模块、实体档案数据库、电子档案检索模块、实体档案检索模块。采用数据库存储的模式,实现电子档案的存储;并且通过内存流的模式实现档案的展现,从而使档案数据更加安全,避免了通过文件模式展现时数据泄露的可能。同时将电子档案与实体档案数据通过电子档案检索模块及实体档案检索模块相互对应,方便通过电子档案查找对应的实体档案。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电子档案无法摆脱纸质档案,无法真正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2)电子档案的动态性、流动性、保密性没有实现方法;
(3)电子档案的内容形式单一,不具有在档案页内文字与动画,音频,视频,图片等综合展现的能力。
因此在人事档案从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解决人事档案的全面性、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流动性、保密性,需要引入有版权保护功能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并以应用有版权保护功能的多媒体文件格式为前提使用国密算法或国际主流密钥算法组建人事电子档案管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尊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尊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6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