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接入过程期间传输模式的选择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26061.4 | 申请日: | 200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托比亚斯·泰德法特;马格努斯·乔纳森;乔纳斯·卡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穆童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接入 过程 期间 传输 模式 选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100)中的第一节点(110)中使用的方法(400)。根据该方法,第一节点控制(405)去往和来自系统中特定区域“小区”的用户UE(120)的业务量,并且第一节点装备(410)有多根发送天线(111、113)。第一节点可以使用(415)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多种多天线传输模式,该下行链路传输即去往UE的传输,并且第一节点可以执行(420)与不具有专用上行链路资源的UE的所谓随机接入(RA)过程,该上行链路资源即去往eNodeB的资源。根据该方法,第一节点在RA过程期间使用同一个下行链路多天线传输模式。
分案说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月10日,申请号为200880113946.1,题为“随机接入过程期间传输模式的选择”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在该系统中,第一节点用来控制去往和来自系统中小区内的用户(UE)的业务量。
背景技术
在例如3G长期演进(“3G LTE”)、WiMax和WCDMA系统的无线蜂窝系统中,对去往和来自系统的小区中的用户的业务量进行控制的节点可以装备多根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的天线,并且该节点将从而能够使用各种多天线传输技术,在各种系统中以各种名称来指代所述节点,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该技术的示例是发送分集、空间复用和具有专用参考信号的波束成形。该技术事实上可以成为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应地,在上述这种系统中,可能使用多种多天线传输技术或模式,这使得对于系统的小区中的所有各方来说,知道在特定情况下或在特定时间点要使用哪一个模式是很重要的。对于所谓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说尤为如此,随机接入过程是当用户不具有到小区的控制节点的专用信道时,用户在系统的小区中使用的过程。用户可具有各种设备,用户通过这些设备与系统通信,这样的设备的示例是蜂窝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在继续的描述中,还将使用泛指的术语“用户终端”。
强调小区中的用户终端知道在例如所谓的随机接入(RA)过程中要使用哪种多天线传输模式的重要性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很多种用户终端装备有多天线,多天线是将来很可能增长的趋势。如果以小区中的eNodeB(或对应的节点)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模式所要求的方式来使用用户终端中的多根天线,则对于用户终端来说,知道当前正在使用哪种模式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要使用哪种模式当然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想到,在使用多天线传输模式的无线蜂窝系统中,需要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小区中的用户可以知道在任何给定时间点在RA过程期间将会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这一需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在本发明所应用的系统中,第一节点控制系统中特定的区域(小区)内来自或去往用户(UE)的业务量,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第一节点装备有多根发送天线,并可以使用多天线传输模式来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即去往UE的传输)。
此外。第一节点可以执行与不具有专用上行链路资源(即,至第一节点的资源)的UE的所谓随机接入(RA)过程,并且根据本发明,第一节点在RA过程期间使用同一个下行链路多天线传输模式。
从而,由于第一节点在RA过程期间使用同一个下行链路多天线传输模式,并且可以使该模式为小区中的用户终端所知,尝试RA过程的用户终端能够以最优方式使用其天线来进行接收。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可以以多种方式来确定根据本发明在RA过程期间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不仅所讨论的第一节点,而且系统中另外的这种第一节点也可以使用RA的多天线传输模式。如果例如系统的标准或者具体系统的运营商设置了该模式,则这可以是这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6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