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人或动物屏障膜的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25590.2 申请日: 2004-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4147694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Y·孙;J·-C·刘;J·M·吴 申请(专利权)人: 强生消费者公司
主分类号: A61N1/04 分类号: A61N1/04;A61N1/30;A61N1/32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韦东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处理 动物 屏障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4/020382,国际申请日为2004年6月24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480022232.1,名称为“处理人或动物屏障膜的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与2003年10月14日提交的共同待批申请10/685,282的部分继续,该申请是与2003年6月30日提交的共同待批申请10/609,727的部分继续,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参考包括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人或动物屏障膜的装置。

发明背景

经皮装置在系统性疾病和局部病症的治疗中已广泛使用的几十年。对于被动经皮递送,活性剂通过屏障膜两侧的浓度梯度被递送入哺乳动物(例如经被动扩散通过皮肤)中。例如,含高浓度药物的贴剂贴附于患者的皮肤。

可采用电促进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的转运。在电辅助装置中,将电位(电压)施加在膜以促进药物转运。在经皮离子电渗中,离子化的药物通过所施加的电位梯度驱动迁移入皮肤。阴离子药物在阴极(带负电荷电极)递送进入皮肤,而阳离子药物在阳极(带正电荷电极)递送进入皮肤。离子电渗能提高并更好地控制离子化物质进入皮肤的渗透速率。

离子电渗装置的最常见设计包括电源(例如电池)、电控制结构和两个独立的传导电极。每个传导电极与各自的电解质组合物(含或不含活性剂)接触。电解质或离子活性组合物通常是包含在液体室或半固体中的水溶液。传导电极和电解质组合物的组合一般称为“电极组件”或简称为“电极”。两个电极组件通常贴附于皮肤,被它们之间的电绝缘体隔代。

或者,两个电极组件可构成单一离子电渗装置,该离子电渗装置的两个电极组件之间构建设置有电绝缘材料用于电绝缘以防止短路。这种离子电渗装置的例子公开于美国专利5,387,189。

在常用离子电渗装置设计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除去两个电极组件之一的电解质组合物,并直接放置传导电极接触皮肤以完成电回路。这种离子电渗装置的例子公开于美国专利6,385,487。

在典型的离子电渗操作(单极性操作)中,两个电极之一(例如活性电极)驱使活性剂进入皮肤。另一个电极(例如扩散电极)用于闭合通过皮肤的电路。有时,可将相反电荷的第二种活性剂加入到与第二电极接触的电解质组合物中,因而该第二种活性剂在第二电极下被递送进入皮肤。或者,可周期性地转换第一和第二电极的电极性,以在两个电极下驱动离子物质(双极性操作)。用于经皮药物递送的双极性离子电渗装置公开于美国专利4,406,658。

在离子电渗装置中使用原电池电偶作为电源是本领域公知的。参见,例如美国专利5,147,297、5,162,043、5,298,017、5,326,341、5,405,317、5,685,837、6,584,349、6,421,561和6,653,014。构成原电池电偶的典型材料包括锌供电子电极和氯化银对电极。这种组合产生约一伏的电位。不存在某种控制手段,如果身体组织和/或体液与该系统形成完整电路,这种原电池电偶驱动的离子电渗系统自动激活,产生电力。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剥落皮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装置施加在需要这种剥落的皮肤上,所述装置包括具有皮肤接触表面的外壳、第一传导电极、第二传导电极、包含选自α-羟基酸、β-羟基酸及其盐的试剂的载体;其中,第一传导电极与第二传导电极电连通,第一传导电极与载体离子连通,载体与皮肤接触表面连通,放置皮肤接触表面与皮肤接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剥落皮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组合物局部施加在皮肤上,所述组合物包含颗粒形式的第一传导电极,颗粒形式的第二传导电极以及选自α-羟基酸、β-羟基酸及其盐的试剂,其中,第一传导电极和第二传导电极的标准电位差至少为0.2V。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组合物的方法,所述组合物含有颗粒形式的第一传导电极和颗粒形式的第二传导电极,其中,第一传导电极和第二传导电极的标准电位差至少为0.2V,该方法包括促进该组合物的局部施加,用于治疗屏障膜上的伤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生消费者公司,未经强生消费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