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4997.3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党黎军;杨辉;张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锅炉 排渣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渣管,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
背景技术
排渣管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口至冷渣器间的连接管道,使用材料为耐高温合金钢管,外部无保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渣温度一般在900℃,由于渣温较高,排渣管外壁温度大于50℃,造成热量损失,严重时会导致热变形撕裂焊缝,造成喷火、喷渣泄漏故障,影响人员安全及锅炉运行。在机组运行时,排渣管上设计的电动门由于承受较强的高温辐射,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频繁,影响电动门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解决了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且能够使排渣管上涉及的电动门正常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作为环形冷却管组的膜式冷却器,且环形冷却管组的内侧上涂有耐磨耐热浇注料;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若干冷却管采用如下两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围成环形冷却管组:
第一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中相邻冷却管通过鳍片连接;
第二种连接方式:环形冷却管组由若干组通过鳍片连接在一起的冷却管组成,相邻两组环形冷却管组通过法兰或螺栓连接。
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每个鳍片和法兰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或者每个鳍片和螺钉均通过抓钉固定耐磨耐热浇注料。
所述的抓钉为Y字形结构,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焊接在鳍片上;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法兰上,或者抓钉的根部分别焊接在鳍片和螺钉上。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包括排渣圆管以及沿排渣圆管周向设在排渣圆管管壁上的若干冷却管;每个冷却管还分别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相连通,且进水母管与凝结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出水母管与凝结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每个冷却管通过鳍片固定在排渣圆管上,且每个冷却管采用圆柱状钢管或螺旋状钢管。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设有进水电动调节阀门和进水截止阀;凝结水出水管道沿凝结水流方向上设有出水截止阀和出水电动调节阀门。
所述的凝结水进水管道通过进水软管或进水钢管与进水母管相连通,进水母管通过若干进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凝结水出水管道通过出水软管或出水钢管与出水母管相连通,出水母管通过若干出水支管与对应的冷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将传统的排渣圆管用内侧浇筑有耐磨耐热层的环形冷却管进行代替,而耐磨耐热层能够避免热渣对冷却管的磨损,同时,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式中的环形冷却管组是由若干冷却管围成的,一般把这种结构的环形冷却管组称为膜式冷却管,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将若干冷却管布置在排渣圆管周向;第一种布置方式能够使作为排渣管的环形冷却管组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第二种布置方式使传统排渣管的外壁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由于外壁温度过高导致排渣管弯曲变形,避免排渣管与锅炉排渣口或冷渣器接口处出现焊缝撕裂,减少排渣管检修维护费用,保证人员及机组安全;冷却管回收排渣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排渣管工作环境,降低排渣管材质使用等级,节约设备投资;排渣管外壁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辐射强度,有利于排渣管上二次电动门的安全运行,解决了现有排渣管外壁温度较高,热量损失大,排渣管容易出现热变形撕裂焊缝,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面半剖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进水或出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4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锅炉进料器
- 下一篇:一种过热蒸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