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纳米级锌粉或锰粉为成孔物质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4279.6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玉;桂柳成;刘庆业;黄孙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C08J5/22;C08L79/08;C08G73/10;H01M2/1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锌粉 物质 多孔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以纳米级锌粉或锰粉为成孔物质的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孔物质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得到前驱体 溶液,所得前驱体溶液涂覆于基体表面,烘干后进行热亚胺化,所得聚酰 亚胺-成孔物质复合薄膜置于刻蚀液中刻蚀除去成孔物质,洗涤,干燥后 得到多孔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所述的成孔物质为纳米级的锌粉或锰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物质的 粒径为30~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孔物质用有 机溶剂湿润或分散后再加入到聚酰胺酸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 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溶 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物质与 聚酰亚胺的体积比为0.4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蚀液为 质量浓度为10~30%的无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42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的聚乙烯材料
- 下一篇:一种生物基聚酰胺共聚物弹性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