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2201.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1/14;A61P25/00;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褚实子 补肾 清肝茶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代替品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为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多由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导致的,用现代医学定义来说,就是供给中枢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的营养物质不足。肾阴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临床表现: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少年白发、梦呓磨牙,尿频,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肝阴虚,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
肝阴虚和肾阴虚合并成为肝肾阴虚,肝阴虚主要是由于肾阴虚、肾气不足导致的肝阴虚。肝肾阴虚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头晕目眩、目干、容易疲劳、肢体麻木、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胁隐痛,遗精、腰膝酸痛、耳鸣、不孕、舌红、少苔、女子月经量少等。
目前市场上补肾清肝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中都含有毒素或是隐含着副作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及其生产方法。
所述的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是按下列重量份范围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楮实子20~35份、罗汉松5~15份、东风桔5~15份、红菱根5~15份、莱菔英5~15份、木棉根5~15份、灯笼草5~15份、苦木5~15份、升麻5~15份、老君须5~15份、洋金花5~15份。
本发明的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其生产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a、按照配方备料,将楮实子、罗汉松、东风桔、红菱根、莱菔英、木棉根、灯笼草、苦木、升麻、老君须、洋金花等原料分别用流水反复冲洗干净;
b、将洗净的原料置于烘干机内,温度控制在85~95℃,时间为30~45分钟,通过高温与紫外照射的方法对原料进行烘干灭菌;
c、对于烘干后的各种原料,按照楮实子20~35份、罗汉松5~15份、东风桔5~15份、红菱根5~15份、莱菔英5~15份、木棉根5~15份、灯笼草5~15份、苦木5~15份、升麻5~15份、老君须5~15份、洋金花5~15份的配比,选取所需烘干后各种原料;
d、将选取的烘干后的原料磨碎过30目备用,将磨碎后的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放入炒锅中,在60~85℃下混炒5~15分钟;
e、将混炒后的原料用水浸泡90~120分钟,再加水,将药锅放在火上用武火迅速煮沸,改文火维持35~55分钟,提取第一次过滤液,二煎加水用文火再煎30分钟,提取第二次过滤液,三煎加水先用文火维持20分钟,改用中火煎10分钟,提取第三次过滤液;
f、将第一次过滤液、第二次过滤液、第三次过滤液混合在一起,再将混合后的过滤液放入真空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至密度为1.20~1.35左右,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对浓缩液进行干燥,获得混合粉末;
g、将混合粉末装袋,每袋15g,然后采用辐射消毒,制得成品,得到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
作为优选的,制备本发明各种原料的最佳配比为:楮实子22份、罗汉松8份、东风桔8份、红菱根8份、莱菔英8份、木棉根6份、灯笼草6份、苦木6份、升麻6份、老君须6份、洋金花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褚实子补肾清肝茶,配伍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放心饮用。
本发明的药物以祖传秘方为基础,精选楮实子、罗汉松、东风桔、红菱根、莱菔英、木棉根、灯笼草、苦木、升麻、老君须、洋金花等原料进行组合,使得各种药物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效果,长期使用具有补肾益肝、清除肝火、补中益气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2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