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定子、定子的嵌线方法、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21431.5 | 申请日: | 201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单志友;王玉龙;洪占陆;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8 | 分类号: | H02K3/38;H02K1/16;H02K15/085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241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相间 绝缘 部件 定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具有该电机相间绝缘部件的定子、该定子的嵌线方法、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单相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于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定子绕组一般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而为了实现主绕组与副绕组之间的绝缘,主绕组端部与副绕组端部之间一般还设有电机相间绝缘部件。
传统技术中,电机相间绝缘部件一般为一条形绝缘构件,且该条形绝缘构件一般是在主绕组和副绕组嵌装于定子铁芯上后通过过人工操作安装于主绕组端部与副绕组端部之间的。具体地,在定子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先采用落线机将主绕组和副绕组嵌装于定子铁芯上,然后通过人工操作将条形绝缘构件弯曲为圆筒状并插入主绕组端部和副绕组端部之间。这种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其安装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机相间绝缘部件需安排专人进行人工安装,且需安排单独的安装工艺,不利于节省劳动力和生产时间;2)电机相间绝缘部件的人工插入,可能会存在插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容易造成主绕组与副绕组不能完全隔开的情形出现,进而导致电机运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嵌入的相间绝缘片,该相间绝缘片为环形绝缘片体,且该环形绝缘片体的圆环内侧设有数量与定子级数一致的齿形部或槽形部。该相间绝缘片虽可实现在主绕组端部与副绕组端部之间的自动嵌入安装,但是,其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环形绝缘片体的圆环内侧设置齿形部或槽形部,使得环形绝缘片体的结构复杂化,从而导致其加工过程比较复杂;2)环形绝缘片体放置于落线机上时,其齿形部或槽形部的位置需与主绕组的位置相关联,这样,一方面使得环形绝缘片体在落线机上的放置需比较谨慎,从而严重影响了定子绕组和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定子铁芯上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容易因环形绝缘片体放置于落线机上时齿形部或槽形部的位置不对而造成嵌线过程中出现环形绝缘片体损坏的现象,影响了定子的生产质量,并使得电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具有该电机相间绝缘部件的定子、该定子的嵌线方法、具有该定子的电机,其旨在解决现有可自动嵌入安装的电机相间绝缘部件结构复杂、在落线机上放置效率低、在落线机上的放置位置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包括可自动嵌入安装于第一绕组端部与第二绕组端部之间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筒状绝缘构件,所述筒状绝缘构件具有贴合于所述第一绕组端部外周壁上的内侧壁和贴合于所述第二绕组端部内周壁上的外侧壁,所述轴向通孔由所述内侧壁围合形成,且所述内侧壁为光滑连续状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筒状绝缘构件由一条形绝缘构件弯曲且首尾两端紧固接合而成,所述条形绝缘构件之围合成所述轴向通孔的侧壁为平整面。
优选地,所述条形绝缘构件的首尾两端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条形绝缘构件的首尾两端于接合处具有重叠部分。
更优选地,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筒状绝缘构件一体成型,且所述筒状绝缘构件的内壁呈光滑圆弧状。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相间绝缘部件,通过将电机相间绝缘部件设置为一筒状绝缘构件,并使筒状绝艳构件的内侧壁为光滑连续状弧面,即筒状绝缘构件的内侧壁不设有齿形部或槽形部,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放置于落线机上时,不需与第一绕组或第二绕组进行匹配定位放置,这样,一方面使得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落线机上的放置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从而提高了定子绕组和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定子铁芯上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因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落线机上放置位置不对而造成嵌线过程中出现电机相间绝缘部件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定子绕组和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在定子铁芯上的安装质量,进而利于提高定子的生产质量,消除了电机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1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氧气支管的气管插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呼吸内科喷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