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9667.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玉;方维祥;张庆超;金耀青;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 |
地址: | 5160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单片 塑胶 板材 结构 电容 触控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触控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
背景技术
触控屏是用于手机、电子书、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上的复合触摸屏,其中电容式触控屏是触控屏中最常用的一种。
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控屏通常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在电容式触控屏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电容式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可以视为导体),于是手指从电容式触控屏表面的触控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电容式触控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以下主要组成元件:在玻璃或PET基材上镀上了铟锡金属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s)图案的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ITO传感器10;对ITO传感器起保护作用的盖板(Cover Lens)11;用于粘合ITO传感器10与盖板(Cover Lens) 11的光学双面胶14;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12。
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将传感器10与盖板(Cover Lens) 11用光学双面胶14粘合,容易在两种之间产生气泡,良品率较低,降低了产能,增加了原材料成本、产品重量和厚度;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盖板11,通常采用玻璃材质,不仅加工难度大,产能低,成本高,而且容易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可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减轻产品的厚度及质量,提高产品抗摔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屏,为单片盖板,所示盖板的材质为塑胶板材,且盖板的反面设有用于感测触控点的导电传感器,导电传感器为一特定图形,其形成过程为在盖板反面镀上透明导电材料后利用黄光、蚀刻等工艺进行制作,或在盖板反面直接印刷特定图形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传感器。
进一步的,透明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铟锡金属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s)、纳米银、石墨烯等导电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触控屏还包括:与所述导电传感器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有以下优点:
(1)原材料及加工成本降低;现有的电容屏由盖板、光学双面胶、外置传感器贴合而成。不仅原材料多、制程工序复杂,而且现有电容屏盖板材质多为玻璃材质,加工困难,成本居高不下;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塑胶结构电容屏将传感器设置于塑胶盖板反面,不仅原材料单一、而且简化了制程工序、提高产能、降低加工成本;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电容屏盖板(Cover Lens)为塑料材质,加工容易产能高,大大降低原材料及加工成本。
(2)产品总体厚度及重量降低;现有的电容屏产品结构是:Cover Lens+光学胶+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电容屏产品结构仅为:Cover Lens,无疑在厚度及重量上都有优势。
(3)提高产品抗摔性。现有的电容屏盖板多为玻璃材质容易碎;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电容屏盖板为塑胶材质解决了产品易碎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电容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单片塑胶板材结构的电容触控屏,可降低原材料、简化制程工序、提高产能、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减轻产品的厚度及重量,提高产品抗摔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9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