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墨UV墨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8062.4 申请日: 2014-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415194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郅云;穆东明;冯龙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9D11/30 分类号: C09D11/30;C09D11/38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010051 内蒙古***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喷墨 uv 墨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墨水配方,具体涉及一种喷墨UV墨水。

背景技术

上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喷墨技术原理,各种喷墨打印机先后被研制出来并投入商业生产,喷墨打印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同时,各家公司也都推出了不同配方的彩色喷墨墨水。在喷绘领域,墨水配方设计师和生产技术部门经常在喷绘时喷嘴维护(要求慢干)和打印速度(要求快干)的处理上有分歧。喷绘行业中对于平台式喷绘机将使用水溶性的、溶剂性的、油性的或者UV光固化型的墨水已经有了很多的争论。使用卷筒材料的喷绘机,明显地还是水性墨水在打印比较少的文件时很合适,溶剂性墨水则在打印量多并且大幅面时占优势,油性墨水相对来说就用得比较少了。UV光固化喷墨墨水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一种喷墨墨水,特别是应用在数码平板喷绘机上,可以适用于包括硬质板材、软质材料、泡沫材料、PVC、树脂玻璃、木材、金属薄板等各种承印介质。由于其宽阔的底材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深受用户的青睐。紫外光固化油墨已在传统的胶印、丝印、柔印、凹印的印刷单元中应用了至少十年,并且在以上印刷方式中相比其他油墨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市场份额,一般能达到20%的比例,或者更高。其环保性、稳定性及快干性,甚至是在无吸收性的介质上也能快速干燥的性能是其占据市场的主要因素。现在UV光固化墨水在全球喷墨墨水市场的份额还不到5%。据调查预计在所有的喷绘方式中,到2012年UV光固化墨水在喷墨市场中的比重会超过10%,在平台式喷绘机中UV光固化墨水仍将继续占据着优势地位。

国内喷墨用UV墨水的使用还处于初始阶段,UV油墨消费市场大多还被国外产品所占领,一方面是国外的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另一方面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近几年我国也注意到了开发打印耗材的重要性,国内的公司也开始生产了一些数码用UV光固化概述喷墨的产品,由于工艺和技术上的不成熟,存在品种单一,质量档次较低,不能系列化等问题,加上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因此在中高档UV油墨消费市场上大多还被国外产品所占领。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从2002年开始就着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对喷墨UV墨水的成分配比以及UV墨水性能的调节等方面掌握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经验。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及研究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喷墨UV墨水。东华大学针对纺织印染行业使用的自由基UV喷墨油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自行合成了自由基油墨体系的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并在自由基体系中对油墨的基材组成进行了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对喷墨CTP版用UV墨水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主要研究,合成了一种具有超低黏度、可光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并对其反应条件及该预聚物配制成的UV光固化墨水的光敏性优化条件进行了阐述。另外,对UV固化喷墨中光引发体系的研究中,针对多种光引发剂和色料的吸收光谱图,分析不同颜料体系的光引发剂与UV喷墨固化时间的关系,其中涉及单引发体系与复合引发体系对固化时间的影响。针对喷墨墨水配方中着色剂(染料、颜料)的设计思路,就UV喷墨固化体系中色料选择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也很广泛,并且对不同的喷墨应用领域中着色剂改性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数码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UV光固化墨水喷绘技术无疑是非常有前景的,开发新的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并通过对墨水配方进行改进,改善打印精细度,减少喷头堵塞,提高贮存稳定性,提高干燥速度,将是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墨UV墨水,所配制的墨水可以再现比较理想的颜色范围,能够满足户内喷墨打印对颜色质量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喷墨UV墨水,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48.2%~48.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44.2%~44.3%,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9%,可溶性染料0.6%~0.8%,(4-吗啉基苯甲酰基)1-卞基,1(二甲氨基)丙烷0.63%~0.9%和α-羟基异丙基苯甲酮0~0.27%。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48.2%,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44.2%,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9%,可溶性染料0.8%和(4-吗啉基苯甲酰基)1-卞基,1(二甲氨基)丙烷0.63%和-羟基异丙基苯甲酮0.27%。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48.2%,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44.2%,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9%,可溶性染料0.8%和(4-吗啉基苯甲酰基)1-卞基,1(二甲氨基)丙烷0.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