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7849.9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4153307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 李庆
主分类号: E01F9/08 分类号: E01F9/08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下车 分流 单向 图形 标识 地铁 站台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上下车分流带单向图形标识的地铁站台及其方法,特别是任何语言的乘客都能按照地铁站台单向图形标识的提示,做车辆相邻门单向分流的上下车,以此形成乘客即便在高峰时上下车避免饱和对抗,处于0对抗的畅通、有序状态。

技术背景:

中科院发布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北京上班族平均道路消耗时间为52分钟,居全国首位,漫长的上下班时间,已成为城市人挥之不去的阴影。研究表明,城市“耗”在路上,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东方网2010-10-11《交通拥堵成世界性难题专家称受城市规划影响大》。

北京日报2012-10-15《北京地铁今年因乘客打架影响运营事件已发生七起》。

新京报2013-01-05《北京地铁乘客经过9辆才挤上车回应称运行正常》。

新华网2013-03-16《交通部长: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

京华时报2014-02-13《北京去年日均拥堵1小时55分比前年多堵25分钟》。

央视网2014-02-17《北京地铁堪称“首堵”下车乘客被上车乘客挤回车厢》。

京华时报2014-02-27《北京面临很多令人揪心的问题》“北京如何解决好海量人口的出行问题是个大难题。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安全保障制度一定要严密,安全检查措施一定要严格,安全运行工作一定要严谨。”

专家、领导都说地铁拥堵是世界难题。消除地铁乘客上下车混流混乱、建立良好的乘车秩序是地铁服务所追求的社会责任,让乘客心情舒畅。

现有技术的地铁,是按照单门先下后上的乘车守则,即对应地铁车辆门的站台上有提示乘客中间下两边上(或者左边上右边下、左边下右边上、中间上两边下等)的单门双向图标,都是属于乘客在同一扇门(左右门合二为一)先下后上的混流双向上下车技术。

先下后上高峰时:车门口堵、中间空,站台乘客等下车是无奈的浪费时间。

先下后上高峰时充当拥堵混乱的制造者、安全隐患的发源地。

先下后上的技术缺陷是:当上、下车的乘客流量超过临界点就形成饱和对抗。上车动力占上风,就会出现下车的被上车的挤回车内。上车的乘客怕迟到扣奖金会不顾一切地往车内冲,下车的乘客被挤回车内,出不去也要迟到扣奖金,于是拼命往外挤;靠车门外的工作人员拉一把才能出来;一些弱小无辜乘客受到伤害,被挤回车内只能等下一站。先下后上守则伴随着饱和对抗肢体冲突,是危害安全的元凶。

晚高峰混乱弱的原因:下班不担心扣奖金,拥堵动力小。

北京日报2012年10月15日报道《乘客地铁打架最高罚千元专家呼吁重罚管住拳脚》,“类似的口角和撕扯,每天早高峰都能碰到。”站台工作人员说,“大多数时候是骂两句、推搡几下就各自离开了”。

现有“先下后上”技术盲目使用了151年,其技术缺陷在高峰时段就开始伤害无辜乘客,脾气性格欠缺的乘客和弱小体质的乘客尤其受到伤害。经研究,北京运营站经常都会碰到的乘客推搡、撕扯、骂架、打架、被警方拘留都是先下后上惹的祸。

地铁拥堵成了解决不了的世界难题,北京采用提高频率到2分钟/趟、空挂2节、进口限流、建复线、2元一票制讨论提价限流等。都没解决高峰饱和对抗。

法制晚报2014-01-14《北京地铁2元时代将终结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或出台》:本市公布《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方案》提出,本市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这意味着北京地铁2元低票价时代即将终结。

中国网2014-01-15《政协委员:北京地铁工作日高峰票价可提至4元》对于北京地铁调价,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北安投资担保公司总经理王华民建议,短期内可提高高峰时段票价进行过渡,票价可提至4元。今后地铁可推出高峰期年卡、普通年卡、季卡,以满足不同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大陆动力学研究所教授吴泰然说,支持地铁调价,目前地铁是政府补贴运营,把调价的这部分钱用来多开建地铁,可以更多地方便市民。不过由于早高峰是刚需,建议地铁票价5元封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未经李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