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7688.3 申请日: 2014-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4147177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孙福玲 申请(专利权)人: 孙福玲
主分类号: A61K36/736 分类号: A61K36/736;A61P9/10;A61P25/00;A61K35/56;A61K35/62;A61K35/6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出血 偏瘫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即使幸存者多数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表现: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3、言语功能障碍;4、吞咽功能障碍;5、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症状。

在中医学上一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中风,脑出血属于中风的一种情况,中医记载出血性中风属“血瘀证”范畴。中医认为“凡出血必离经,离经之血则为血瘀”。血在血管内的“结”、“滞”和在血管外的出血,均称为血瘀证。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血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风、火、痰、气、血有密切关系,尤以肝风为主。其病理基础是年老体衰、气血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愤怒、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及操劳过度等均可致肝肾阴虚,肝阳暴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的病理状态。内风或逆乱的气血上冲脑部,并溢于脉外,脑髓受损,出现舌强语蹇,肢体偏瘫,或神志昏蒙等。气血升降逆乱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因其死亡和致残率极高,所以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对其防治工作都极为重视。我国是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的高发区之一,脑血管病近十年来一直是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恶性肿瘤,脑出血的病死率为40—60%,占脑血管病死亡数中的主要部分,存活者中70—80%留有病残,且40%左右为重残,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命威胁,同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传统的一些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好且有副作用,而一些外用药膏也是治愈时间长,治愈率低,至目前仍没有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出血后偏瘫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脑出血偏瘫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治愈时间短的特点。减轻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及患者的家人减轻了精神压力以及经济压力。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脑出血偏瘫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症状与痛苦,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组合物的新配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解除病痛。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选择黄芪、太子参、当归、丹参、秦艽、炒桃仁、红花、木瓜、桑枝、土鳖虫、炒白芍、水蛭、络石藤、炒白术、威灵仙、伸筋草、桂枝、海风藤、生牡蛎进行组合,方中黄芪、太子参、当归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且三者配合为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增强,秦艽辛散苦泄,性质和平,为风中之润剂,能散风除湿、舒筋通络,四者共为君药。白术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太子参益气补脾,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木瓜、桑枝通经络,共为臣药,其余各种药为佐使药配制而成,方中诸药配伍、君臣协力、佐使共辅,使之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通脉止痛、驱寒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偏瘫。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在《本草汇言》中有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

太子参:太子参为石竹科太子参属植物太子参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太子参和黄芪相须为用,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福玲,未经孙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