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7383.2 | 申请日: | 2014-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盛;许先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湄潭金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4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于 贵州 山区 茶叶 栽培技术 | ||
1.一种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选用弱酸性的土壤作为茶叶栽培基地,以开挖种植沟并填充肥料的方法对土壤进行土壤施肥,采用窄畦双行技术把茶苗种植在土壤上,在茶苗生长期间要分别对茶苗进行施加基肥和追肥,在采用现有技术,包括修筑各种梯田,开设隔离沟、截水沟及间作绿肥防止茶园基地水土流失的同时还在茶叶基地行间铺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PH值在4.5-6.5之间,当茶叶栽培基地的坡度为10°以内的缓坡时采用等高种植茶叶,当茶叶栽培基地的坡度为10°以上时建立梯级茶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茶叶栽培基地上开挖相互平行的种植沟,种植沟之间的间距为5-20cm,种植沟的宽度为25-30cm,深度为25-30cm,在种植沟内施加农家肥2500-4000斤/亩,施加菜籽饼150-300斤/亩,施加普钙80-200斤/亩,然后用土壤填充满种植沟使得茶叶栽培基地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种植沟被填充满后还在整体的茶叶栽培基地上盖土20-50cm避免茶根直接接触肥料引起烧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畦双行技术中平畦的宽度为80-100cm,走道的宽度为1.5-2m,在平畦上的双排茶叶之间的行距为40-50cm,每排茶叶之间的间距为30-35cm,平畦上的双排茶叶之间的位置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茶叶移栽在茶叶栽培基地的时间一般为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即为1年生的茶苗,采用开窝现载技术,将茶苗的根须被土壤埋没然后把茶苗向上微提使得茶苗根系舒展即可,完成后铺盖覆盖完成茶叶定值,在定值后进行茶叶的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茶叶主根使得修剪高度离地15-20cm,定植后一年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离地30-35cm,定植后两年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离地45-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并同时配施磷、钾肥及微肥,磷、钾肥及微肥总重量与氮肥重量的重量比为1:3-6,定值后两年内的茶树按每亩施纯氮8-18千克,三年后按每亩施纯氮20-30千克,四年后按每亩施纯氮30-35千克,之后按每亩增产干茶100千克,增施纯氮10-12千克;成龄良种茶园追肥用量按亩产干茶100千克,亩施纯氮15千克;亩产干茶200千克,亩施纯氮25千克;亩产干茶300千克,亩施纯氮35千克,每年每亩良种茶园追肥不超过40千克纯氮,追肥在春、夏、秋三季施用,各季追肥用量比例为50:20:30,而追肥中的氮、磷、钾的重量比例,幼龄期为2:1:1,成龄期为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贵州山区的茶叶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基肥可选用饼肥和复合肥,在茶叶的幼龄期,采用在茶树根须侧开沟深15-20cm施加基肥,成龄茶园基肥,采用地面撒施,用量:幼龄期每亩每年施饼肥100-200千克或者复合化肥25-50千克,成龄茶园一般按产量高低来确定,亩产每增加100千克干茶增施饼肥100千克,良种茶园施肥要做到,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与化肥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湄潭金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湄潭金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3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滚筒可调节式玉米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