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壳体钻孔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7114.6 | 申请日: | 2014-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亮;崔继红;曹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壳体 钻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壳体钻孔工装,具体来讲,是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机壳体钻孔工装。
现有技术
在电机生产中,电机壳体的质量及精度非常重要,但是绝大多数电机厂家在电机壳体钻孔时装夹随意,钻出的孔精度不高,影响后期的整机组装,导致电机装配精度过低,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电机壳体钻孔而设计的,为小型电机厂家电机壳体的钻孔提供了一种简易、方便、耐用的电机壳体钻孔工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机壳体钻孔工装,主要由基座、气缸、壳体、拉紧杆、定位板、钻套、拉紧块组成,钻套与定位板是过盈配合,定位板可以360度旋转,基座、气缸、壳体、拉紧杆、定位板、拉紧块在同一中心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壳体车削结束后,在摇臂钻进行钻孔时,不再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定位,只要把电机壳体放在基座上,电机壳体的内止口与基座、定位板的外止口相结合,通过气缸拉紧拉紧杆和拉紧块,开始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电机壳体,进行下一个电机壳体的钻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气缸(2)、壳体(3)、拉紧杆(4)、定位板(5)、钻套(6)、拉紧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首先根据电机壳体(3)选择合适的基座(1)和定位板(5),把基座(1)固定到机床上,把电机壳体(3)通过止口与基座(1)和定位板(5)配合在一起,按下气动按钮启动气缸(2)拉紧拉紧杆(4)和拉紧块(7)。开始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电机壳体(3),进行下一个电机壳体(3)的加工。基座(1)、定位板(5)可以制作多种型号,以满足不同型号电机壳体(3)的使用。电机壳体钻孔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大范围推广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