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干药材鲜切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7078.3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自升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干 药材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中药射干药材的产地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射干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
目前,射干药材从田间采收以后,通常是整理、晒干后,打包储藏和运输。这些射干药材运送到中药饮片厂后,需要拆包、清洗、闷润、切片,并重新晒干。现有工艺耗时费力,工序重复,增加了饮片的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导致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丢失,而且闷润工序若在高温季节进行,易发生药材霉变,从而导致药材品质的下降和临床疗效的降低。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射干药材的产地加工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射干药材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可以节省工序、避免两次干燥、减少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避免闷润过程的药材品质下降,对降低饮片生产成本和确保饮片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将射干药材从地里采挖起来后,趁表皮黏附的土壤润湿之时,抢水冲洗,沥干水分,置于通风阴凉处摊晾12至48小时,根枝整理分档后,趁鲜切至成0.5~10mm的圆片,再60℃以下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4%。将干燥后的射干饮片,加入袋装抗氧剂和干燥剂,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在产品包装说明书上注明醇浸出物及总灰分的含量。在产品包装袋内,附上射干的薄层鉴别图谱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及色谱条件,作为产品的“身份证”。在产品的包装袋上,印有二维码,相关内容包含产品的品种、药用部位、产地、原植物照片、药材照片、饮片照片、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加工方式、饮片制造商、生产日期、主要成分含量、薄层及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经典配方及禁忌证。
本方法的有益之处在于:
刚刚采挖的新鲜药材,表皮完整。其表面附着的湿润土壤容易被水清除,从而减少了常规方法洗涤浸润过程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药材趁鲜切制,此时,其组织中的木纤维尚未硬化,从而避免了常规方法的长时间闷润工序,并且易于节省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新鲜采集的射干根状茎,抢水洗去表面泥壤,整理根枝,摊晾12小时,顶头切成圆片,片厚为2mm,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对射干饮片进行分档,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每包加入10g抗氧剂和10g干燥剂,说明书上注明醇浸出物及总灰分的含量,印上饮片生产日期、批号和二维码,放入印有射干薄层图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单页,包装成规格为1kg/包饮片即可。
实施例2
将新鲜采集的射干根状茎,抢水洗去表面泥壤,整理根枝,摊晾24小时,斜切成椭圆形“瓜子片”,片厚为5mm,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4%,对射干饮片进行分档,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每包加入20g抗氧剂和20g干燥剂,说明书上注明醇浸出物及总灰分的含量,印上饮片生产日期、批号和二维码,放入印有射干薄层图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单页,包装成规格为5kg/包饮片即可。
实施例3
将新鲜采集的射干根状茎,抢水洗去表面泥壤,整理根枝,摊晾48小时,斜切成椭圆形“瓜子片”,片厚为1mm,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0%,对射干饮片进行分档,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每包加入3g抗氧剂和3g干燥剂,说明书上注明醇浸出物及总灰分的含量,印上饮片生产日期、批号和二维码,放入印有射干薄层图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单页,包装成规格为100g/包饮片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项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凭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自升;,未经徐自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7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榴籽油滴丸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