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16972.9 | 申请日: | 201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王航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A62C3/07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公交车 紧急 逃生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城市运行的公交车的紧急疏散通道主要有,前后两扇狭窄的上下客门,前门80—90公分还通常放置一个阻碍通行的投币箱,后门大约在100--120公分,几把安全锤和几扇可以用之砸碎的车窗,车窗的最低高度通常也在90—100公分,且几乎都有被一道或两道扶手栏杆拦住大半个车窗,在中大城市运行的公交车,以11米-14米长的车体为例,在高峰线路和高峰时段,一车的载客量通常是60—80人,当火灾突发时,如此多人仅从两个狭窄的上下客车门逃生是很费时间的,从车窗先砸后跳逃生的机会很小,大部分乘客都不是训练有素的逃生专家,且在大火烧身的紧急关头想让大家不乱作一团都难,有些城市打算每辆公交车上配备一名安全员,以便在突发情况时负责疏散乘客,先不说在大火烧身时一名安全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光是经济成本就是巨大的。在城市公交车突发爆炸,火灾,劫持等爆恐事件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缩短逃生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由此可见,目前的城市公交车设计存在诸多逃生弊端与不足:
1、城市公交车的前后两扇上下客门狭窄,且投币箱阻碍通行。
2、车窗不易砸碎,车窗过高且有扶手栏杆阻挡,极难翻窗逃生。
3、大部分乘客都非训练有素,且在大火时很难秩序井然。
4、每辆车配备安全员,疏导效果难以确定,且经济成本极大。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以上所列举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最大限度的缩短逃生时间,提高疏散效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当城市公交车突发爆炸,火灾,劫持等爆恐事件时,运用两部气动泵将连接于公交车左侧箱体上的紧急逃生墙急速顶升至车顶,从而为车厢开辟一道宽敞的逃生通道,逃生墙升起的同时会释放固定在车厢底部的三只灭火器的开关,灭火器喷嘴自动向车厢内喷射灭火粉末,乘客可以及时疏散,从而为挽回生命,减小损失赢得时间。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坚固安全,。既适合于新车运用,也适合旧车改造。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此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包括公交车左侧前后两轮距之间的大部可升降车箱体,可升降车箱体顶边的回形槽固位顶,可升降车箱体两侧边的半球形凹槽卡口衔接设计,以及控制此车箱体升降的两部气动泵,三只固定于逃生墙下车厢底部的灭火器,以及车体相邻位置的自动折叠座椅设计。所述紧急逃生墙是指公交车左侧前后两轮距之间的大部可升降车箱体。所述控制此紧急逃生墙升降的两部气动泵既有升降作用也有固定作用,由驾驶员在驾驶位电动开关控制。所述紧急逃生墙顶边的回形槽固位顶与整个车箱体顶部严密卡扣,固位牢固。所述紧急逃生墙两侧边采用半球形凹槽卡口衔接设计,与车箱体的半球形凸杆边框严密对接并形成滑道,既利于逃生墙的升降,也利于逃生墙与车箱体的牢固衔接。所述半球形凹槽卡口衔接设计为凹槽卡口的外侧尺寸比内侧要长要宽。所述逃生墙的四边都包有硬质橡胶材料。所述在逃生墙下的车厢底部固定有三个灭火器,喷嘴指向车厢内的前后方向,平时其开关由逃生墙压住,当紧急火灾时,逃生墙由气动泵顶起打开,被压住的灭火器开关同时得到释放,粉末自动喷出增大灭火效果,减少伤亡。所述此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包括公交车左侧前后两轮距之间的大部可升降车箱体。可以顺着滑道垂直升到车顶,而不是左右打开,也不是上下打开。
本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公交车紧急逃生墙,当城市公交车突发爆炸,火灾,劫持等爆恐事件时,运用两部气动泵将连接于公交车左侧箱体上的紧急逃生墙急速顶升至车顶部,从而为车厢开辟出一道宽敞的逃生通道,当逃生墙被顶升时会同时释放固定于车厢底部的三只灭火器的开关,灭火器的喷嘴自动向车厢内喷射灭火粉末,乘客可以迅速疏散,从而为挽回生命,减少损失赢得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绘制的公交车左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绘制的紧急逃生墙局部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绘制的车厢内部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绘制的后部纵边框半球形凹槽轨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绘制的底边半球形凹槽及凸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王航,未经王伟;王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安全监测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碰撞横梁吸能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