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6721.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宝;牛宏顺;姚殿军;黄顺兴;刘治保;徐立创;曹宗元;郑鹏飞;徐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607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发酵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行土壤修复的有机物料首先必须是经过微生物熟化的有机物料,凡是具有有机物料腐熟、活化土壤、分解被固定的氮、磷、钾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微生物统称为有益微生物。 通过在土壤中施用包含有EM菌剂的一种新型生物肥料会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不仅能改善土壤中的生态系统,而且有益的腐生性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 氮、磷、钾等养分,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农作物所必需的蛋白质和糖类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 作物产量。目前现有技术中实现与之相似效果的技术措施:主要将EM菌剂有机结合在一 起,对有机物料经过发酵后应用于农业生产。由于他们多数是以有机物料作为原材料,原料来源渠道窄和成本过高,一直阻碍相关产品的使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原料独特,使用方便的生物发酵肥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土300-350、米糠200-300、淀粉150-200、EM菌剂2-3、腐殖酸5-10、尿素75-85、纳米碳40-50、硫酸铁20-35、己二胺四乙酸二钠5-10、硼砂20-25、硫酸锌15-20、硫酸锰10-15、土壤改良剂10-13。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海泡石粉110-120、醇酯十二3-4、纳米玉石粉4-5、油脚3-4、抗坏血酸2-3、硫酸镁3-4、香菇多糖1-2、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4、碳酸锰3-4、硫酸亚铁5-6、、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纳米玉石粉、油脚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70-75℃,加入抗坏血酸、硫酸镁、香菇多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研磨30-45分钟,浓缩干燥,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造粒,即得。
本发明所述生物发酵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称取山土、米糠、淀粉、EM菌剂,将淀粉用适量的水溶解,均匀地撒在米糠与EM菌剂混合的原料中,边撒边搅拌;
(2)加入称好的山土,并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40-50%,堆成料堆,每隔一日进行翻堆一次,13-15天即可腐熟完成;
(3)将腐熟的物料进行干燥、粉碎,并将尿素、腐殖酸、纳米碳、硫酸铁、己二胺四乙酸二钠、硼砂、硫酸锌、硫酸锰加入其中搅拌均匀,造粒;
(4)将土壤改良剂加入造好的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即得。
本发明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玉石成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过作物吸收,经过食物链转化,对人体有益;同时,其中含有吸附成分,能有效吸附、固化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减少重金属元素被作物吸收,能提高作物产量。
本发明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特别是农作物根系周围的生态环境,提供适量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以及钙、镁、硅、硼、锌等各种营养元素,活化土壤。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山土300、米糠200、淀粉150、EM菌剂2、腐殖酸5、尿素75、纳米碳40、硫酸铁20、己二胺四乙酸二钠5、硼砂20、硫酸锌15、硫酸锰10、土壤改良剂13。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海泡石粉110、醇酯十二3、纳米玉石粉4、油脚3、抗坏血酸2、硫酸镁3、香菇多糖1、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碳酸锰3、硫酸亚铁5、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纳米玉石粉、油脚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70-75℃,加入抗坏血酸、硫酸镁、香菇多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研磨45分钟,浓缩干燥,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造粒,即得。
本发明所述生物发酵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称取山土、米糠、淀粉、EM菌剂,将淀粉用适量的水溶解,均匀地撒在米糠与EM菌剂混合的原料中,边撒边搅拌;
(2)加入称好的山土,并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40-50%,堆成料堆,每隔一日进行翻堆一次,13-15天即可腐熟完成;
(3)将腐熟的物料进行干燥、粉碎,并将尿素、腐殖酸、纳米碳、硫酸铁、己二胺四乙酸二钠、硼砂、硫酸锌、硫酸锰加入其中搅拌均匀,造粒;
(4)将土壤改良剂等其它剩余成分加入造好的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