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6391.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健;杨旭;边华川;郭元蓉;邹友富;曾理;黄英;张凯之;张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0 | 分类号: | B24C1/00;B24B21/02;C23G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030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钛合金 无缝 内外 表面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除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属于钛合金无缝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钛的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滨海电站和海水淡化等领域。近年来,这些领域所需的钛无缝管要求越来越高,所需管材强度提高使得管材由纯钛向钛合金发展。通常,钛合金无缝管热轧或热处理后会在内外表面产生氧化层,成品钛合金无缝管要求去除该氧化层。
对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去除,现有的技术均将内外表面一起进行氧化层的去除,通常采用喷砂+酸洗的方法,如专利101176882A,或者采用砂轮修磨+酸洗的方法,如专利101905410A。这些方法均存在钛金属损耗大的缺陷,据研究发现,每次酸洗的钛金属损耗在4%以上。此外,采用喷砂+酸洗方法去除氧化层的效果不均匀,将会造成有的地方的氧化层去除了,而有些地方没去除,影响产品的性能;砂轮修磨+酸洗的方法去除效果好,但钛金属损耗更大。可见,现有的去除钛合金无缝管表面氧化层的工艺存在效果不佳、钛金属损耗高等不足。因此,亟需一种去除效果好,钛金属损耗少的方法来去除钛合金无缝钢轨内外表面的氧化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去除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
本发明去除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分别对钛合金无缝管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在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贴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内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然后去除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对钛合金无缝管的内表面喷丸后,在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将钛合金无缝管浸入酸洗液中酸洗后,去除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
其中,采用直径大于0.6毫米的钢丸对钛合金无缝管的内表面喷丸,喷丸空气压力≥0.4兆帕。
其中,所述保护膜为不与酸洗液反应的膜。
在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贴保护膜可采用如下方法:在钛合金无缝管的外表面均匀缠绕聚四氟乙烯胶带,所述聚四氟乙烯胶带厚度为0.2~0.4毫米,宽度为100~300毫米,聚四氟乙烯胶带缠绕2~4层。
其中,酸洗时间为3~5分钟。
酸洗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2%氢氟酸,10~20%硝酸,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对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如下处理:对钛合金无缝管的外表面采用砂带抛光,抛光深度小于0.1毫米。
本发明方法将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分开处理来去除氧化层,可通过用聚四氟乙烯胶带将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保护起来,将内外表面氧化层的去除分离开,只对钛管内表面酸洗,外表面采用抛光,以降低钛金属消耗,提高成材率。与现有的喷砂+酸洗或者砂轮修磨+酸洗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幅减少钛金属的消耗,且去除钛管内表面氧化层的效果更好,且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去除钛合金无缝管内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分别对钛合金无缝管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将内外表面分开处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内外表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提高成材率。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在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贴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内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然后去除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可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对钛合金无缝管的内表面喷丸后,在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将钛合金无缝管浸入酸洗液中酸洗后,去除保护膜,对钛合金无缝管外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处理。
其中,为了保证喷丸质量,丸采用高质量、经过清洗、直径大于0.6毫米的钢丸,喷丸空气压力保持在0.4兆帕以上,采用喷丸可使钛管内表面的氧化层充分开裂,从而在随后的酸洗中,酸洗液通过裂纹进入到氧化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使氧化层均匀脱落。
本领域常用的不与酸洗液反应的膜均能达到本发明保护的目的,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膜。可采用如下具体方法:在钛合金无缝管的外表面均匀缠绕聚四氟乙烯胶带。为了保证缠绕均匀,优选胶带厚度为0.2~0.4毫米,宽度为100~300毫米,优选在钛管外表面缠绕2~4层,保证胶带完全将钛管表面与外界隔开。聚四氟乙烯胶带缠绕是为了防止外表面与酸洗液发生发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容器夹具及夹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弧修整器的摆杆支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