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缓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5606.1 申请日: 2014-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4147311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张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 张美玲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分类号: A61K36/8945;A61P7/02;A61K35/24
代理公司: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丁茂林
地址: 261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效 缓解 弥散 血管 凝血 病症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中间病理过程。血液先处于高凝状态,多部位的血管,特别是微血管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因此称之为DIC。随着凝血过程的发展,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同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简称溶纤),导致低凝状态而发生多部位出血,因此本病又称为消耗性凝血障碍或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目前多数采用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以及抗纤溶药物进行治疗。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在未用肝素前输血或给纤维蛋白原时,可为微血栓提供凝血的基质,促进DIC的发展。但如凝血因子过低时,应用肝素可加重出血。应当输血(最好鲜血)或补充纤维蛋白原,后者每克制剂可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25mg/dl,纤维蛋白原浓度超过100mg/dl时才有止血作用。抗纤溶药物的应用在DIC早期,纤溶本身是一种生理性的保护机制,故一般不主张应用抗纤溶药物。早期使用反使病情恶化可能。但在DIC后期继发性纤溶成为出血的主要矛盾时,则可适当应用抗纤溶药物。这类药物应在足量肝素治疗下应用。只有当已无凝血消耗而主要为继发性纤溶继续进行时,方可单独应用抗纤溶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6氨基己酸(6EACA)2-6g/d,静脉滴注,抗纤溶芳酸(对羧基节胺,简称PAMBA)200~400mg/d,或止血环酸(AMCHA)200~500mg/d,用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或注射。有人主张血中有大量纤溶酶时可采用抑肽酶,试用剂量为8~10万u,静脉注射,好转后减量,每2小时用1万u。

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切实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缓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从而消除上述背景技术中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效缓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熟地 10-30;

山药 15-30;

菟丝子 15-20;

杜仲 20-30;

当归 17-24;

黄芪 16-25;

五灵脂 1-5;

川芎 5-10;

桃仁 5-10;

丹皮 1-5;

赤芍 3-6;

乌药 3-7;

枳壳 5-10;

延胡索 4-6;

甘草 3-5。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熟地 20;

山药 25;

菟丝子 18;

杜仲 25;

当归 20;

黄芪 20;

五灵脂 3;

川芎 8;

桃仁 8;

丹皮 3;

赤芍 5;

乌药 5;

枳壳 8;

延胡索 5;

甘草 4。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按量称取熟地、山药、菟丝子、杜仲、当归、黄芪,加入95wt%的乙醇,在80-85℃下回流提取4-6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渣利用50wt%的乙醇冲洗两次,并将清洗液与滤液合并;

S2、按量称取五灵脂、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枳壳、延胡索,加入去离子水,在70-80℃下泡制7-8小时,然后离心过滤,得到滤液;

S3、将甘草研磨成200-300目的粉末;

S4、将步骤S1、S2得到的液体合并,并加入去离子水,将乙醇稀释为5wt%-10wt%,然后加入步骤S3制备的甘草粉末,在35-45℃下保温12-15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药品。

本发明中,熟地,味甘,性温,沉也,阴中之阳,无毒。入肝肾二经。生血益精,长骨中脑中之髓。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美玲,未经张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