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载可穿戴电子设备传感器的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4818.8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管恩平;管子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恩平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穿戴 电子设备 传感器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电子设备的载体,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承载生物传感器、摇摆传感器与定位传感器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载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Google Glass(谷歌眼镜)、Nike+FuelBand SE(智能健身腕带)、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又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问世,人们意图将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子产品整合到使用者的身体、衣服或配件上,再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应用功能,由此可知,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将会对人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结构基本上是将传感器、电路集成和供电电池同可穿戴载体制作成一体化结构,例如:一体化手环、项链吊坠、耳机、手表等等。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存在如下不足:
1)价格昂贵。Google Glass售价高达1500美元;Nike+FuelBand SE售价为149美元而阿迪达斯即将推出的安卓系统智能手表售价399美元。
2)电池续航时间短。普通的智能手表电池使用时间在24小时左右,如果开启更多功能耗电量会增加,这样使用者不得不每天充两次电才能正常使用。
3)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由于其一体化不可变化的结构,会使消费者因长期佩戴而产生喜新厌旧的感觉。
4)不可维修。由于其一体化结构,使得其出现故障时,不可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承载各种穿戴式智能电子产品所用的传感器和电路集成的载体,该载体可与传统串连接装饰品混搭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承载可穿戴电子设备传感器的载体,包括涉及生物传感、摇摆传感与定位传感的传感器、电路集成及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载体为至少一个可串接的具有中空内腔并呈封闭状的第一构件;
每个第一构件具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由塑胶材料制作的穿心管,所有第一构件可通过柔性绳索或软带穿过对应的穿心管串接在一起,该柔性绳索或软带的两端置于该载体之外,第一构件的外壳环绕对应的穿心管设置并固接在该穿心管的外壁上,所述穿心管与中空内腔连通;
所述传感器、电路集成和供电装置固定在第一构件的中空内腔里,在每个第一构件的所述穿心管的两个端口分别设有裸露的可接收无线充电器充电的输入电极环和静电、漏电保护部件,所述输入电极环通过全桥电路与所述的供电装置相连接;
在每个第一构件的穿心管端口还设有防水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构件为两个,所述传感器和电路集成置于一个第一构件的中空内腔中,所述充电装置设于另一个第一构件的中空内腔中,两个第一构件之间可通过柔性电缆线将所述电路集成与充电装置导电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为伴侣电池。
在所述第一构件的两个输入电极环之间还设有外置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为与第一构件采用套夹式连接的可套置于手腕、脚腕或脖项上的具有中空腔体的圆环,或者为套夹式伴侣电池其外形结构呈可穿戴仿真装饰品,在所述第二构件的圆环内可安装大容量的充电电池、其它用途的传感器和/或通讯收发器,第二构件中的所述电池的套夹两个输出电极端与第一构件上的输入电极环相连接。
所述输入电极环为与穿心管端口形状大小适配的由可与磁性材料相吸的含铁钴镍材料制成的极片。
所述穿心管纵向轨迹为直线型、弧线型或曲线型。
所述第一构件的外形为环绕所述穿心管的球形、椭圆体、圆柱体、棱台形、锥台形、象牙形或弯蛇曲折形。
所述第一构件由金属和塑胶材料组合制作,其外表面可为仿真陶瓷、玻璃或玉石表面的装饰层。
所述装饰层的色彩、花纹及图案同与其一起混搭穿戴的真实装饰品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中空内腔并呈封闭状的以串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构件,将具有生物传感、摇摆传感与定位传感的传感器、电路集成及供电装置定置于该第一构件的中空内腔中,该结构不仅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构件的外形结构达到与多种可穿戴装饰真品(如宝石、玉石、沉香或贵金属等材质制作的手链、项链、手环或串珠等)的混搭使用,保持使用者始终对其具有新鲜感,而且可以在不改变该第一构件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方式改变该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恩平;,未经管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暗场检测的光纤宏弯耦合结构液位探头
- 下一篇:检测波浪浮标专用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