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锦纶6长丝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4036.4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美铭锦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1D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9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长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锦纶6长丝,属于化纤领域。
背景技术
锦纶纤维(PA)是合成纤维中工业化生产最早的品种,其品种很多,常用的主要有锦纶6(PA6)和锦纶66(PA66)。锦纶的产量仅次于涤纶,其产品以长丝为主,民用上主要用于做袜子、围巾、长丝织物及刷子的丝,还可用于织制地毯等;工业上可用于制造轮胎帘子线、绳索、渔网等;国防上主要用于织制降落伞等。锦纶纤维为熔体纺丝纤维。截面、纵面形态与涤纶相似。它具有以下优点:(1)吸湿能力是常见合成纤维中较好的,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4.5%左右,有些品种如锦纶4可达7%。(2)耐磨性好:是常见纺织纤维中最好的;(3)染色性能好。
超细纤维,又称超细旦。(旦是纤维的纤度单位,一克重9000米长的丝为旦,蚕丝的纤度单位为1.1旦)。因为它比传统的纤维细,所以比一般纤维更具蓬松、柔软的触感,且能克服天然纤维的易皱、人造纤维不透气的缺点。此外,它还具有保暖、不发霉、无虫驻、质轻、防水等许多无可替代的优良特性。现有的生产方法不能高效地生产超细旦锦纶6长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细锦纶6长丝。
本发明的超细锦纶6长丝,通过下列方法制备而得:
(1)干燥:将锦纶6切片和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各成分配比如下:锦纶6切片 65-75重量份,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0-30重量份;
(2)制备纺丝流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利用母粒输出注释泵精确地添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与锦纶6切片混合熔融;
(3)纺丝: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熔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在周围空气(或水)中冷却凝固成丝,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纺丝过程中的温度为255~ 258℃;以保证纤维的纤度,强伸度均匀,同时也保证生产的稳定正常;
(4)后加工:将制成的纤维依次进行拉伸加捻、后加捻、压洗、干燥、热定型、平衡、倒筒、包装和检验工序,最终得到成品。
优选地,
各成分配比如下:锦纶6切片 70重量份,纳米碳酸钙2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5重量份。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超细旦的锦纶6长丝,单丝纤度最低可得到0.5~0.1dp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超细锦纶6长丝,通过下列方法制备而得:
(1)干燥:将锦纶6切片和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各成分配比如下:锦纶6切片75重量份,纳米碳酸钙3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20重量份;
(2)制备纺丝流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利用母粒输出注释泵精确地添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与锦纶6切片混合熔融;
(3)纺丝: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熔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在周围空气(或水)中冷却凝固成丝,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纺丝过程中的温度为255~ 258℃;以保证纤维的纤度,强伸度均匀,同时也保证生产的稳定正常;
(4)后加工:将制成的纤维依次进行拉伸加捻、后加捻、压洗、干燥、热定型、平衡、倒筒、包装和检验工序,最终得到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超细锦纶6长丝,通过下列方法制备而得:
(1)干燥:将锦纶6切片和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各成分配比如下:锦纶6切片 65重量份,纳米碳酸钙2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30重量份;
(2)制备纺丝流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利用母粒输出注释泵精确地添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与锦纶6切片混合熔融;
(3)纺丝: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熔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在周围空气(或水)中冷却凝固成丝,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纺丝过程中的温度为255~ 258℃;以保证纤维的纤度,强伸度均匀,同时也保证生产的稳定正常;
(4)后加工:将制成的纤维依次进行拉伸加捻、后加捻、压洗、干燥、热定型、平衡、倒筒、包装和检验工序,最终得到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超细锦纶6长丝,通过下列方法制备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美铭锦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美铭锦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凉爽再生聚酯长丝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步法复合丝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