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无创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3503.1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芦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特普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尹卓;黄庆芳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烧伤 外科 创伤 慢性 伤口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ATP光的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无创治疗仪。
背景技术
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是临床常见创伤。例如,烧伤一般是以热力烧伤(包括热液,如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或塑料液体和固体,如钢水、钢锭或高温塑料等)各种意外创伤或手术后创伤以及各类原因导致的慢性伤口。对烧伤而言: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化学和电子烧伤亦呈增多的趋势。在森林火灾、易燃易爆物燃烧爆炸、公共场所失火及现代战争均可造成大批的伤员。
对于烧创伤的病人,尽快消灭创面,是烧创伤治疗的最终目的。应用各种自体皮肤移植技术是大面积深度烧创伤目前唯一也是经典的治疗方法,由于创面的存在是烧伤的主要难题,正确的创面处理十分重要。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植皮的成活,由于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处于肿胀,组织细胞因炎症的刺激而大量崩解,因此对植皮是否能成功这是关键之所在。
植皮后的愈合更是至关重要,因自体排异反应和伤口的感染导致溃疡发生而后二次或多次重复植皮,这也是烧伤治疗的难题中的难题之一。
对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而言: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不断变化,各类交通事故创伤临床更为常见;自然灾害(如地震)使得医院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批量的各类外科创伤,而伤后的快速恢复是现代人们的更高期望。此外,临床手术后伤口的感染、肿胀、特殊体质的不易愈合以及各种明确或不明确原因的慢性伤口(包括慢性褥疮)久治不愈等,上述这些都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现有的利用红外光做康复理疗仪器中,都是利用红外光的温度,作用机理都是增加组织中体液的交换来改善病变组织的局部环境促进吸收炎症。如此在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红外发光器中,大多都是对红外光发光器发出的光的温度进行改进,对例如烧伤等受损伤的细胞均是利用高温进行烘烤蒸发体表湿度的处理,这样对已经损伤的组织细胞二次损害很大,这明显不利于各类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的组织快速恢复。
因此,临床非常需要提供新的更有效治疗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具有无二次损伤的治疗仪器,目的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各类皮肤烧伤、外科创伤以及慢性伤口的治疗难题。ATP光无创治疗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发完成的。
近几年由于干细胞的研究推动了临床研究的更快发展,通过临床研究发现,ATP光能有效调动干细胞向伤口移动,并更有效的激活细胞蛋白质表达生理能量,使干细胞快速分化成熟,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只要有效利用ATP光激活干细胞分化机理,就可以无需植皮而达到烧伤皮肤愈合的结果,研究中对残余创面的愈合也是效果显著,由此可见皮下干细胞的作用无可争辩。临床研究也同时发现ATP光对各类外科创伤包括手术后的伤口以及临床更为常见的慢性伤口(如褥疮)的治疗效果同样显著,临床研究显示:ATP光对肿胀的细胞蛋白质可以直接供能,蛋白质获能后会有效延缓细胞的崩解时间,肿胀的细胞蛋白质瞬间吸收ATP光后会快速恢复生理功能,临床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这无疑也符合干细胞被ATP光调动激活并加速分化的研究理论。而同时令研究者更加兴奋的是:临床目前的ATP光无创治疗成果,也预示着未来ATP光的临床医学应用前景无限广阔。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无创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机箱;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治疗仪机箱上;微电脑控制组件,所述微电脑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治疗仪机箱内部,并与所述操作台相连接;ATP光控制器,所述ATP光控制器与所述微电脑控制组件相连接;和至少一个ATP光发光器,所述至少一个ATP光发光器与所述ATP光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发出ATP光,其中所述ATP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ATP光发光器发出的光。
优选地,该皮肤烧伤、外科创伤及慢性伤口无创治疗仪还包括可拆卸的外接悬臂机构,所述至少一个ATP光发光器设置在所述悬臂机构上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ATP光控制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特普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特普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3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