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TARC/CCL17评估特异性皮炎病情的诊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2663.4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魏准;于波;窦侠;杨旸;章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03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tarc ccl17 评估 特异 性皮炎 病情 诊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TARC/CCL17评估特异性皮炎病情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特应性皮炎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类慢性皮肤病,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并不困难。要实现对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治疗,对其准确的诊断与病情评估至关重要达成广泛共识的标准疗法也已公布,只要选择与标准相适应的诊断方法,即可毫无困难地做出判断。
对于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和严重程度,虽然引进了SCORAD评分法来评估皮肤表明症状与发展,基于此方法可以将严重性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然而,由于评估方法过于复杂,SCORAD在临床中并未广泛应用。
TARC/CCL17的表达量与特异性皮炎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研究表明外用皮质类固醇缓解了患特应性皮炎的NC/Nga小鼠皮肤的症状,同时抑制了TARC/CCL17在皮肤中的表达。同时临床研究发现,外用皮质类固醇疗法降低了特应性皮炎病人的血清TARC/CCL17值。另外,地塞米松,他克莫司和环孢素等药物能抑制了由特应性皮炎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ARC/CCL17的产生。TARC/CCL17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它们显示出高血清TARC/CCL17值。通过给予小鼠各种刺激,可诱发特应性皮炎病变,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包括TARC/CCL17在内的趋化因子物质起源与可提前作为临床标志物的分子研究的关系。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证明, TARC/CCL17可以作为临床标志物用以评估特异性皮炎的病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定量化的方法,使特异性皮炎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简化,减轻医生的负担,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通过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病人血清中,根据其TARC/CCL17蛋白的浓度判断患者特异性皮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给予适合的用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特异性皮炎复杂繁琐且主观性较重的病情检测方法转化为一种定量化简易客观的检测方法,减轻了医生的负担,亦增加了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TARC/CCL17标准曲线,横坐标为TARC/CCL17蛋白含量,纵坐标为吸光度;
图2为小样本检测后,各病例血清中的TARC/CCL17蛋白含量和SCORAD评分结果,其中横坐标为SCORAD评分结果,纵坐标为TARC/CCL17蛋白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1. 将TARC/CCL17抗体包被固相载体。孵育一定时间,使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2. 加待检标本,孵育,使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充分反应,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 加酶标抗TARC/CCL17抗体,孵育,使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酶标抗体。
4. 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标本中抗体的量。
5. 所获得的标准品和样品的发光值作为纵坐标,TARC/CCL17蛋白浓度作为横坐标作标准曲线,每个样品的浓度都可以从标准曲线上读出。
标准曲线如下,取浓度为0.1,0.2,0.5,1.0,2.0,3.0,4.0,5.0,6ng/ml的TARC/CCL17标准品得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6. 特异性皮炎小样本检测如图2所示,血清中TARC/CCL17在血清中的含量跟SCORAD评分结果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未经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