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1583.7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6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陆东和;杨成龙;魏巍;黄颖颖;陈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1/29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粮食加工 副产物 组合 生产 传统 发酵 豆制品 方法 | ||
1.一种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将选取的粮食加工副产物原料分别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处理成粉状原料;
(2)基质调配
将经步骤(1)处理的原料,按高蛋白原料40-50份、豆渣20-30份和淀粉20-30份进行混合,以上各成分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所述高蛋白原料为通过米渣、玉米渣一类蛋白质含量高的粮食加工副产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行任意配比获得;
(3)挤压成型
将经步骤(2)处理获得的基质通过挤压技术进行挤压改性造粒;
(4)发酵培养
将经步骤(3)处理获得的成型料参照传统豆制品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处理为将选取的粮食加工副产物原料分别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5%,然后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制得粒度50目以上的粉状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成型为在经步骤(2)处理获得的基质中加入基质总重量5%~15%的水,混合均匀后,采用挤压技术在温度150~200℃,压力5~15kg/cm2条件下进行挤压改性造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在成型料中接入经扩大培养的纳豆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为成型料总重量的1%~5%,在35~39℃恒温培养20~25小时后放入2~5℃的冰箱中进行后熟,在经后熟的纳豆中依风味需要加入佐料调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组合生产传统发酵豆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将成型料采用常压蒸汽蒸1~2小时,调节其含水量为42%~47%,采用天然制曲法或接种制曲法,经洗曲后加盐、香辛料、水入坛发酵,水豆豉出坛后干燥,水分降到15~20%,即为干豆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15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
- 下一篇:一种南瓜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