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0649.0 申请日: 2014-08-20
公开(公告)号: CN104186283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汪平;汪中民 申请(专利权)人: 汪平;汪中民
主分类号: A01G25/06 分类号: A01G25/06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玉滨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朝***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纵向 深插式 渗灌 方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方法,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远离人群生长在野外的古树,如我国新疆荒漠地区生长着的胡杨树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近几十年来为保护生活在我们周边的古树,除采取传统粗放漫灌养护方式外,为了不损坏古树根系的前提下增加地力,还专门发明了一种在古树下挖约几十厘米浅沟或浅坑后填入底肥的方法,但因受费工费时效果不明显,无法长期使用等方面影响,无法大范围普及推广。

经对专利申请号:201320043932.5渗灌装置……将“支管道”横向平行浅埋在树干的地下约25cm—30cm处,使水经过该管道上插入孔渗出的实施方案研究分析后,发现:第一、该专利在使用时,水在土壤中渗灌时形成一条与地表平行的横向含水湿润带,由于渗灌的深度浅,不能滿足根扎得很深的古树对水、肥和药物等三个方面需求,因此也就无法用于古树养护。

现在人们对古树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根部处理:向根部及周围土壤浇灌“根腐灵”,对质地差的土换土,填土时填拌有“施它绿”的新土。叶面喷肥: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弱,采用吊针输液法是补充养分最先进最有效的技术,其次是喷施“稀施美”叶面肥。用“根太阳”或“根动力②号”按比例配量进行灌根,并用抑制蒸腾剂喷全株。防冻防害:结合喷或涂或输“冻必施”液。树干施液:用大树杆部注射法,增强大树生命活力,激活生长抗病抗逆因子,也可直接用“树干注药技术”对树进行杀虫。虽然该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古树存在的问题,但其过程施工量较大,我国的古树数量如果定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维护,需要的人力物力过大,因而导致现有的大部分古树得不到维护,甚至有的古树已经濒临死亡。

2、加护栏杆,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加设与古典建筑相协调的栏杆进行保护。松土:经常疏松表土,加速土壤中空气与大气的交换,以利根系的呼吸,促使其不断萌发新根。如果每年都进行疏松表土,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3、埋树枝、树叶。在游人践踏严重的地方,于树冠外围埋树枝、树叶,使土质变松,诱根深扎,如有游人必经之路,需铺设方砖。

4、栽种草皮。在古树周围栽种草皮,禁止游人践踏。

增加土壤养分:一株古树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生长在一个地方,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降低,缺失的养分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补充。采用上述后两种方法,对古树的维护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不伤树根、使树根透气、节水、省肥、省药、省工高效的特点,安放一次,可多年长期使用。

为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其步骤如下:一种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a、在古树根部向土壤深处纵向打插入孔若干个,插入孔均匀环绕或使插入孔呈螺旋形分布,插入孔的深度至所渗灌古树根毛底端,开插入孔的工具采用洛阳铲,根据洛阳铲铲出土壤辨认是否含有根毛,若有根毛,则继续加深,若无根毛,则打下一个插入孔;

b、从水源处连接总管,总管连接多根支管,每棵古树一根支管,支管上连接与插入孔数量相等的、且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的毛细渗水管,毛细渗水管底部封闭,毛细渗水管上出水孔的上部和下部或只有上部设有外螺纹;此处毛细渗水管可以设计成分段式结构,但分段之间需要紧密连接,保证灌溉溶液从出水孔内流出。

c、将与出水孔数量相等的防堵装置连接于毛细渗水管的外螺纹处;防堵装置均设有渗水嘴,每个毛细渗水管上的出水孔与防堵装置的内壁均具有间隙。将出水孔罩在防堵装置的空腔内,以免沙土滑落或直接接触过程中,将出水孔堵塞。

d、在步骤b中水源处的罐盖液内加入水与化肥或农药的混合液,使古树可达到直接吸入营养和治病的目的。

e、将毛细渗水管放入所述插入孔内;

f、打开水源处的阀门,即可进行灌溉。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方法,根据植物吸收水和营养主要是依靠树根端上的根毛,具有适用于根系发达扎根很深的古树养护的一种简单易行,快速高效、节水、省肥和省药的新式渗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古树纵向深插式渗灌装置总体连接示意图,并联的方式可用于多棵邻近古树的浇灌。

图2为本发明毛细渗水管放入插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是为一颗古树设计出的支管环绕俯视图,图中的多个圆形虚线圈表示为渗灌形成的地下土层的土壤含水区。

图4为本发明圆锥罩与毛细渗水管连接结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平;汪中民;,未经汪平;汪中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0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