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C型液舱支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8906.7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3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灵;李海洲;顾金兰;王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0 | 分类号: | B63B11/00;B63B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舱 支承系统 对称 绝缘层 纵向限位装置 左右对称布置 低温形变 横摇装置 结构接触 货舱 动载荷 加强环 支承座 船体 进水 货物 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C型液舱支承系统,包括船体和C型液舱,C型液舱内设有加强环,C型液舱外设有绝缘层,C型液舱截面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防横摇装置,C型液舱截面的下方两侧对称设有纵向限位装置,C型液舱截面的左右对称布置支承座,C型液舱截面上方两侧对称设有止浮装置。根据本发明的C型液舱,能够应对低温形变,承受液舱及货物的自重,以及响应动载荷;限制液舱在横向的位移;限制液舱在纵向的位移;货舱进水情况下,能防止不必要的结构接触或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气船的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液化气船的液舱结构。
背景技术
液化气船主要运输以丙烷和丁烷为主要成份的石油碳氢化合物或两者混合气,包括丙烯和丁烯,还有一些化工产品,近年来乙烯也列入其运输范围。其液舱结构型式包括:(1)非独立型整体液舱式,(2)内部绝热贮舱式,(3)独立式液舱。独立式液舱可分为A、B、C三型,它们均非船体的构成部分,呈自持式。其中本发明涉及C型独立舱,C型舱有单罐、双耳和三叶型三种,按压力容器准则设计。设计压力常取1.8MPa,不超过2MPa。我国建造的全压式和半冷半压式LPG船皆属于此范畴。
C型液舱在液化气船上被用来装载处于低温状态的液化气,液舱不构成船体结构的一部分,独立于船体结构之外,并能承受自身的重量和内部液体的静、动载荷。
船体结构需要承受C型液舱及其所装载货物的重量,同时还需要考虑船只在波浪中的运动、液舱内部货物运动引起的动载荷,需要设有适当形式的支承结构在船体与液舱之间传递各类载荷。C型液舱通过一系列支撑系统与主船体结构连接,其支撑系统承担着在船体结构和液舱结构之间传递载荷的关键作用。考虑到避免过大的应力集中,该类支承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柔性,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考虑到船体与液舱各自不同的变形状态,以及液舱在低温条件下的收缩变形,该类支承结构需要能允许船体和液舱之间一定程度的相对位移。同时由于C型液舱一般装运温度较低的液化气,还需要避免热量在液舱和船体之间的传递引起船体结构温度过低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传统的C型液舱支承系统是由两只横向布置的近似半圆的弧形支座和止浮装置组成,它们都与液舱通过环氧树脂和层压木连接,其中一只弧形支座设有止移扁钢,止移扁钢安装于一凹槽结构中,以起到纵向限位的作用,因装运货物要求,设计温度低至-165℃时,液舱在营运状态下会发生较大低温收缩变形,传统类型的支撑系统无法保证较大尺度的C型液舱及其货物载荷良好地传递到船体结构,无法应对较大低温收缩变形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荷稳定、并能应对较大低温收缩变形的独立C型液舱支承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独立C型液舱支承系统,包括船体和C型液舱,C型液舱内设有加强环,C型液舱外设有绝缘层,C型液舱截面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防横摇装置,C型液舱截面的下方两侧对称设有纵向限位装置,C型液舱截面的左右对称布置垂直支承座,C型液舱截面上方两侧对称设有止浮装置。按照本发明方案的C型液舱的支承系统,能承受液舱及货物的自重,以及响应动载荷;限制液舱在横向的位移;限制液舱在纵向的位移;货舱进水情况下,能防止不必要的结构接触或损坏。并能够应付C型液舱支承系统在液舱营运状态下会发生较大低温收缩变形,对载荷传递的影响。
作为优选,防横摇装置、纵向限位装置、支承座、止浮装置均包括液舱的凸出结构,凸出结构通过环氧树脂与层压木粘为一体,再与船体的限位结构配合。船体上对应各个装置均设有不同结构形式的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支撑液舱。
作为优选,层压木由榉木在油脂中浸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8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