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缝合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08797.9 | 申请日: | 2014-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5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松谷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缝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预先设定好的弯曲形状且在全长范围内没有扭曲的医疗用缝合针。医疗用缝合针具有:在一方的端部侧为了安装缝合线而形成的线安装部(A);形成于另一方的端部且具有刺穿组织的针尖(7)的针尖部(B);以及将线安装部(A)与针尖部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躯体部(C),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且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孔柱(4)与孔(3),将该线安装部设为前端,通过将其插入弯曲模(11)与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12)之间,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并且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的粗细的中心(轴线1)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D)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缝合患部的组织时使用的医疗用缝合针,尤其涉及在全长范围内无扭曲且操作性优异的医疗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医疗用缝合针对切开后的患部的组织进行缝合。医疗用缝合针由具有预先设定好的粗细的钢线构成,在一方的端部侧设置用于安装缝合线的线安装部,在另一方的端部设置具有刺穿组织的针尖的针尖部,将上述线安装部与针尖部由躯体部连接而构成。在上述的医疗用缝合针中,从线安装部至针尖部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而整体形成为圆弧状。
线安装部具有安装对患部进行缝合的缝合线的功能,且构成为具有在医疗用缝合针的一方的端部侧形成的一对孔柱和形成在这些孔柱之间的安装缝合线的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孔,存在端部被封闭的构造的普通孔和端部未被封闭的构造的弹簧孔。尤其是弹簧孔中,一对孔柱构成为具有弹性的悬臂梁,在从自由端侧朝向孔而压入缝合线时产生挠曲,若缝合线穿入孔中,则复原为原来的姿势而能够防止该缝合线的脱离。
躯体部将线安装部与针尖部连接起来,并且在手术时构成为由医师操作的持针器把持的部位。
针尖部具有以适于前端刺穿组织的方式形成的针尖。而且,从针尖到躯体部的部分逐渐变粗而形成为锥状。另外,针尖部形成为与医疗用缝合针的目的相应的最佳形状(例如,剖面为圆形、在至少一条棱线上形成有切刃的剖面为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多边形等)。
在将医疗用缝合针形成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构成为能够旋转的弯曲模、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以及将带向弯曲模侧施力的施力辊的弯曲装置。而且,线安装部、躯体部、针尖部将具有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直线状的中间件以将针尖部侧设为前端的方式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使带压接于弯曲模,并且使该弯曲模旋转而成形为目标的弯曲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被指出有时在弯曲加工后的医疗用缝合针51产生扭曲(线安装部52的自由端与针尖53呈螺旋状地扭曲)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在弯曲加工后对与弯曲方向的内外面(包括弯曲在内的面)正交的方向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夹持面,对产生的扭曲进行矫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4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9/028651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3-2729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医疗用缝合针由持针器保持,根据把持有该持针器的医师的操作,从针尖侧刺穿患部的组织,因此至少从针尖部到躯体部需要被可靠地弯曲成形。因此,为了可靠地进行针尖部侧的弯曲,进行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加工。然而,针尖部形成为尖端细的形状,因此当将针尖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时、或针尖插入到弯曲模与带之间之后,有时将从针尖部到躯体部为止的粗细的中心作为轴而进行自转。在该情况下,弯曲加工后的医疗用缝合针中的针尖与安装线的部分不在相同的平面内,具有产生了所谓的扭曲这样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尼株式会社,未经马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8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