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抗旱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8401.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斌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抗旱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抗旱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中华猕猴桃栽培种水果的称谓。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原产于中国南方。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喜阴凉湿润环境,怕旱、涝、风。耐寒,不耐早春晚霜,猕猴桃园选在背风向阳山坡或空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pH在5.5~6.5微酸性沙质壤土。栽植时间从秋末到开春,秋季十月下旬和春季二月下旬枝梢伤流期前。果实的采收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这时果实充分成熟,进行采摘。采摘轻摘轻放,避免挤压、碰伤。采收后经8~10天后熟期才食用。
在猕猴桃生长发育期间,经常受到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制约,尤其干旱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干旱严重时可以造成猕猴桃的减产甚至绝收。这就对以猕猴桃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半山区造成了无法补救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现今半山区的生产实际,首要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半山区资源,提高猕猴桃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大,但在猕猴桃生长发育期间,经常受到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制约,尤其干旱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干旱严重时可以造成猕猴桃的减产甚至绝收。这就对以猕猴桃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半山区造成了无法补救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现今半山区的生产实际,首要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半山区资源,提高猕猴桃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猕猴桃抗旱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猕猴桃抗旱栽培方法,包括选择抗旱树种及砧木,猕猴桃栽培,果园管理,其特征是选用抗旱砧木嫁接的品种作为栽培品种;猕猴桃株距在2.5~3m,用1m见方的大坑种植,把树形修剪成自由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5月份进行果园覆盖,每亩用草2000~2500公斤,树盘覆草在两行树中间修筑40~50厘米宽的作业道,盖草时树干周围留出18~22厘米的空隙,果园生草使用的是三叶草,每亩播量0.4~0.6公斤,覆土1~2厘米,施入氮肥,成坪后施入磷肥和钾肥,根据树冠的大小进行挖坑,冠径3.5~4米,挖4个穴,冠径6米,挖6~8个穴,包作物捆成直径15~25厘米,长30~35厘米的草把,放在5%~10%的尿液中浸透,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50~70厘米处挖深40厘米的贮养穴,将草把立于穴中,浇水3~5公斤/穴,并且立即覆膜,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同时施入吸湿剂和抗蒸剂。
进一步地,修剪后要用剪封油及时涂抹。
进一步地,山地、旱坡地和丘陵地果园修建梯田和鱼鳞坑,进行等高密植。
进一步地,覆草后在草坡上压点土。
进一步地,抗蒸剂有效期限18天以上,降低蒸腾59%,提高水势0.2~0.4M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斌,未经杨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8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