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毛刺冲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810.9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吉艳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市辖区惠环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冲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无毛刺冲压的方法(负间隙冲压,半打冲头不进入凹模,然后再用拍平镶件将产品拍回料带中)。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冲压装置,主要包括一上模组和一下模组,上模组上设置有冲头及引导针等,使用时,将料带置于下模组上,然后驱动所述冲头向下运动,将料带采用下料的方式冲出一通孔或落料,可是这种下料的方式形成的通孔及外形边缘有一面会出现很多的边刺(毛刺),导致产品不良,针对上述情况,还有厂家将具有边刺的一面进行拍C角处理,采用压缩将边刺(毛刺)挤压,可这种挤压势必将导致通孔的内壁形成突起,难以达到高精密度的要求,特别当涉及到的产品的尺寸较小时,尺寸要求上面更是难以符合条件,这种做法很难做出精密的产品,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高精密的无毛刺冲压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毛刺冲压的方法,其包括:
(1)提供一冲压模具,其具有一上模组和一下模组,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冲头及拍平镶件,所述下模组上设置有顶底、拍平镶件以及凹模;
(2)提供一料带,料带上可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将料带活动地置于所述下模组上,使第一区域的下表面抵接于顶底,且顶底高出下模组上表面0.01~0.02mm;
(3)在上模组向下运动的同时冲头也向下运动,冲头挤压第二区域,使第二区域的材料向下运动,第二区域进入凹模中,第二区域底部材料的边角将受拉力而形成了第一圆角,继续驱动冲头向下运动,直至第二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表面,在料带的厚度的10%~40%时,上模组的冲头退回;
(4)在冲压模具向下运动时,下模组上的拍平镶件将下陷的第二区域材料向上顶出高于第一区域,使第二区域的上表面高于第一区域的上表面0.01~0.02mm,第二区域的上表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第一区域的拉力形成第二圆角,且产品仍固定于料带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有一虚拟刀口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下降的距离小于料带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冲头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大于凹模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角形成后,所述第二区域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侧边存在一长条状间隙。
进一步地,在步骤(4)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主体部,主体部的侧边具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山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齐平。
更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的周边具有一第二圆角,所述第二圆角自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并相交于所述突出部的侧边。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底面下延伸一底板部,所述底板部的外边缘和所述主体部的外边缘通过第一圆角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毛刺冲压的方法,冲头挤压第二区域,使所述第二区域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区域进入所述凹模中,所述第二区域底部的边角将受拉力形成一第一圆角,继续驱动冲头向下运动,直至第二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表面在料带的厚度的10%~40%时,上模冲头退回,驱动所述下模组上的下工位拍平镶件将下陷的第二区域向上顶出高于第一区域,使第二区域的上表面高于第一区域的上表面0.01~0.02mm,第二区域的上表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第一区域的拉力形成第二圆角,借助金属的流动形成一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特别是当产品的尺寸精密度要求较高时,又可以效防止产品的边缘出现毛刺,可大大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板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板材冲压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区域被顶回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区域经冲压后成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吉艳,未经陈吉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翻边子模或引伸子模的自动调整结构
- 下一篇:防跳屑防回填冲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