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胃火的药茶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06362.0 | 申请日: | 2014-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00;A61P1/02;A61P1/10;A23F3/34;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 地址: | 5561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胃火 药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也涉及饮料,具体而言涉及药茶。
背景技术
胃火是中医学名词,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证名。胃火炽盛之证。证见烦热、口渴、牙疼、牙龈肿烂、牙宣出血、颐肿、面赤等。
近年来,中草药材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国专利申请中能够体现出来,增长速度非常快,很多病症的治疗均能找到相关的专利申请件。降胃火的专利如:103272168A号《一种调理胃火旺的中药》,而很多降胃火的方案是侧重于治疗胃火旺而引起的牙龈肿痛等问题,采用的也多是泻火排毒的方式。现有的方案对于降胃火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是采用药剂以及牙膏等方式,至于药茶还较少,故在这一方面仍留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胃火的药茶,使胃火旺盛的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喝茶过程中治疗疾病,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发明人提供的降胃火的药茶原料药材组分及其质量配比如下:
苍术30g,厚朴30g,陈皮10g,甘草10g,枳壳30g,香附30g,川栋子30g,元胡20g,大腹皮30g,榔片30g,神曲30g,山楂30g,三颗针30g,石膏50g,栀子15g,蒲公英30g。
上述药茶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料药材通过精选、干燥、粉碎,之后按照配方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粉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药茶,每包装有干燥的混合药茶粉15g。
本发明的药茶服用方法是开水冲泡10分钟后作为茶水饮用,每次1袋,用300~350mL开水泡汁服用。
上述原料药材中,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的根茎,味辛苦、性温,能健脾、燥湿、解郁、辟秽(见《中药大辞典》1066页);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的树皮或根皮,味辛苦,性温,能温中,下气,燥湿,消痰(见《中药大辞典》1628页);陈皮,即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Citrus tangerina)的果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见《中药大辞典》2637页);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根及根状茎,味甘,性平,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567);枳壳,为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将近成熟的果实,性凉,味苦辛,能破气,消积(见《中药大辞典》1507页);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的根茎,味辛微苦甘、性平,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见《中药大辞典》1672页);川栋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的果实,味苦,性寒,有毒,能除湿热,清肝火,止痛(见《中药大辞典》232页);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的干燥块茎, 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胸肋、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130页);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的果皮,味辛,性微温,能下气宽中,行水(见《中药材大辞典》135页);榔片,又名槟榔,为棕榈科槟榔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味苦、辛、温,归胃大肠经;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虐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3565页);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的曲剂。味甘、辛、温,归脾、胃经;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2442页);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实,味酸甘、性微温,能消积食、散瘀血(见《中药大辞典》170页);三颗针,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细叶小檗(Berberis pliretii Schneid.)、刺黑珠等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树皮;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89页);石膏(生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Cypsum)的矿石,味辛甘,性寒,解肌清热,除烦止渴(见《中药大辞典》592页);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的果实,性寒,味苦,能清热、泻火、凉血(见《中药大辞典》1985页);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的带根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功效(见《中药大辞典》2459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风湿病的筋骨通络贴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邪毒袭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