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5665.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甲;王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6 | 分类号: | B21D2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缘 薄壁 零件 拉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现有产品88.40.034W前板,其壁厚为0.8mm,中间部位有一拉伸,尺寸为φ40.4mm,拉伸深度为18.8mm,凸缘为多型面,最外面又有反向拉伸,高度为10mm。
如图2,由于凸缘过大,外凸缘展开后是中间拉伸部位的四倍之多,近五倍。这样造成了外面凸缘的抗拉伸力,大大超出了中间部位的成型拉伸力,外面的材料很难流入拉伸部位,使拉伸部位的变形材料不能得到外凸缘材料的及时补充而破裂(图中z为裂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零件中间拉伸部位的破裂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零件为大凸缘薄壁零件,拉伸时为中心对称拉伸,下面方法以剖面形式进行描述:
(1)将零件进行第一次拉伸,拉伸深度(这里指零件的最上端与最下端之间的高度)为8-10mm,第一弧形部的半径拉伸为R10mm,第一弧形部与上平面之间第二弧面半径为R2.5mm,上平面中间部位尺寸为φ40.4mm,底面的外径尺寸为φ180mm,再进行固溶处理,消除应力,以利于二次拉伸;
(2)二次拉伸时,将第一弧形部的下半段弧面拉伸为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底面的角度为15°(0,+1°),第一弧形部的上半段弧面不变,拉伸深度为25.3mm,拉伸后,底面的内径尺寸为φ125.3mm,底面的外径尺寸φ180mm;
(3)将第一弧形部的上半段弧面拉伸为垂直面,且垂直面与倾斜面之间的弧面由R10mm压成R6mm的第三弧形部,尺寸为φ40.4mm的中间部位的深度为15.1mm,去掉R6mm的弧形段的深度后的直壁深度(包括底部R2.5mm)为9.1mm,至此中间部位φ40.4mm的拉伸成型已经完成;
(4)在中间部位φ40.4mm的拉伸成型后,将反拉伸成型模具的上模拆开,将零件的底部与反拉伸成型模具的下模配合,冲压成型,并反向拉伸外圆壁。
(5)将拉伸成型好的零件进行车加工,去毛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主要在于对中间部位的拉伸,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拉伸时,材料的变化曲率很小,外凸缘的材料比较容易向成型处流动补充,因此很容易成型,且拉伸部位不易破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零件的拉伸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零件拉伸时产生破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零件在第一次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零件在第二次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零件在第三次拉伸时采取措施拉伸与正常拉伸成型的比较图,其中,中心线O左侧的为采取措施后拉伸的结构示意图,中心线O右侧的为正常拉伸成型(即未采取措施后拉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零件在第三次拉伸时采取措施拉伸与正常拉伸成型的数据比较图,其中,中心线O左侧的为采取措施后拉伸的结构示意图,中心线O右侧的为正常拉伸成型(即未采取措施后拉伸)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零件在中间部位拉伸成型后的冲压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8是零件成型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凸缘薄壁零件的拉伸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零件为大凸缘薄壁零件,拉伸时为中心对称拉伸,下面方法以剖面形式进行描述:
(1)如图3,将零件进行第一次拉伸,拉伸深度(这里指零件的最上端与最下端之间的高度)为8-10mm,第一弧形部A的半径拉伸为R10mm,第一弧形部A与上平面之间的第二弧形部B半径为R2.5mm,上平面中间部位尺寸为φ40.4mm,底面的外径尺寸为φ180mm,再进行固溶处理,消除应力,以利于二次拉伸。
(2)如图4,二次拉伸时,将第一弧形部A的下半段弧面拉伸为一倾斜面C,该倾斜面C与底面的角度为15°(0,+1°),第一弧形部A的上半段弧面不变,拉伸深度为25.3mm,拉伸后,底面的内径尺寸为φ125.3mm,底面的外径尺寸φ1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拆卸的冲孔凸模及起拔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八管同程弯管机